嵊州杂谈

家乡区县: 浙江省嵊州市

全市辖4个街道、11个镇、6个乡:三江街道、鹿山街道、剡湖街道、浦口街道;甘霖镇、仙岩镇、长乐镇、崇仁镇、石璜镇、三界镇、下王镇、黄泽镇、北漳镇、金庭镇、谷来镇;雅璜乡、通源乡、王院乡、竹溪乡、贵门乡、里南乡。共有463个行政村、16个社区。市人民政府驻北直街37号。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2006年的19207元和7308元增加到2011年的33553元和13345元,年均分别增长11.8%和12.8%。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164.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20.9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从2006年的13.1亿元和6.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0.5亿元和16.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8.4%和21%。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4.5亿元,年均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185.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76.8亿元,年均增长20.5%。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成为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6年的64.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33亿元,年均增长15.7%,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3.9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55.5亿元,年均增长17.3%。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自营出口从2006年的5.9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5.5亿美元,年均增长21.2%;累计引进外资3.9亿美元、市外境内资金64.5亿元。2011年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44.5亿元、贷款余额255.3亿元,均为2006年的2.5倍。 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市财政用于民生事业支出17.5亿元,占新增财力的85.7%,基本完成八方面的惠民实事。加强就业服务,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195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95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105人。加大教育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高于省定标准50元,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44所农村学校饮用水改造工程全面完成,5个乡镇创建成为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城南幼儿园主体工程结顶,城西小学建设扎实推进。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资助制度和普高学生国家助学金制度,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全程助学。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和中心村幼儿园建设,全市66.1%的幼儿园进入省等级幼儿园行列。嵊州中学初中部完成体制转换,重新回购转为公办学校。严格规范高中招生制度,促进教育公平优质。举办中国围棋名将争霸赛和第九届老年人运动会,建成嵊州围棋馆。加快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59家、村卫生室80家、流动站30家。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参合率达96.3%,农民实际报销比例居全省第2位。严格控制医药费用,实现了门诊、住院均次费用零增长。贯彻落实省政府三项社保政策,新增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3万人,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11.7万张,实施社会保障“一卡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建改建5个镇级文化活动中心,中心村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市文化馆、图书馆通过国家一级馆复评并免费向市民开放。被命名为“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面完成市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全市完成了80%。动建配建保障性住房780套,完成6312户农村住房改造。推进交通惠民,新开通公交线路3条,新建农村客运站3个,安装农村公路钢质波形护栏121公里。建设清水河道50公里,改善了6.9万人的饮用水条件。110kv长乐输变电工程和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如期完成。实施新一轮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放心店覆盖率达到98%。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53件,同比增长29.7%。

wm23SG6593CX(2014-04-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