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白暨豚,这里要说一下,我现在说的是麻油的商品品牌。而白鱀豚是鲸类中个头最小的水生动物。为了让大家更加明白,我说一下白鱀豚这种动物。根据我网上查的资料得到很多信息:“中国出版的《辞海》中“鱀”字就是指白鱀豚。但是由于“鱀”字在一般的字典中没有被收录所以人们平常几乎没有使用。1955年出版的《脊椎动物名称》称之为白鳍豚。但是白鱀豚的鳍是青灰色或灰色的,称为白鳍豚容易发生误解,而且这个名字以前也并没有使用过。1970年代末,研究白鱀豚的生物学家提出应该根据使用广泛的名称,称为白暨豚“白鱀豚的分布调查”。1980年代末期以后,研究论文大多对白鱀豚的名称做了改正。”北宋孔武仲作有《江豚诗》。诗中的“白鱀”就是白暨豚,并指出它与江豚不是同一。
关于白暨豚小磨麻油,推测是为了纪念这种物种。2007年长江白鳍豚8月8日正式宣告绝种。2000年至2004年的几次观测中,其分布主要限于长江流域洞庭湖至铜陵段。其中主要聚集在铜陵段、鄱阳湖段和洪湖段3个区域。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白鱀豚,是2004年在长江南京段发现的一头搁浅死去的尸体。2007年8月19日,铜陵一市民在长江岸边目击到一头神秘动物并摄下录像,据中国科学院水生动物研究所专家判定为白鱀豚,但是这一发现也没有改变科学界对白鱀豚可能已经灭绝的断定。
对于查阅的资料我表示痛心,白鱀豚依然保留着不少原白鱀豚的骨骼位置。白鱀豚之所以进化缓慢,可能是因为过去的生存竞争或环境变化较少的缘故,从而保留了祖先的古老形状,因此被称为“活化石”、“水中大熊猫”。如果不是很大的生态变迁,它是不会灭绝的。
言归正传,说说白暨豚小磨麻油。采用100%纯芝麻,用水代法加工制取,经过多道工序压制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因为任何添加剂都会影响其风味。具有浓郁的独特香味,是良好的调味油。用水代法加工制取小磨香油在我国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油色红亮。在食品中加入几滴,即香气沁人,味道鲜美。之前都是手工小磨,现在也有专门制作麻油的小磨麻油机。麻油的营养极为丰富,85-90%为有益人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蛋白质、芝麻素、维生素E、卵磷脂、蔗糖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在我之前说的白姜香辣菜中,我母亲便会加入白鱀豚小磨麻油调味腌制。在这里,再多说一句,麻油对儿童、孕妇、中年人有其他油脂不能代替的功效。
安徽特产铜陵大通白暨豚牌小磨麻油
http://www.wutongzi.com/pro/cp/13789.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