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美食特产的民间传说—&" />

莱西美食特产的民间传说——日庄火烧

家乡区县: 莱西市

     莱西美食特产的民间传说——日庄火烧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地址:http://www.wm23.cn/suntengfei

我的梧桐子商品日庄火烧地址:http://www.wutongzi.com/pro/cp/12132.html

     莱西城北面约六七里的地方,有一座九个顶的山,名叫九顶梅花山,早年间,每到早春,满山遍野梅花开,溢香流彩,真是美不胜收。 传说,宋仁宗宝元二年三月,皇帝赵祯东巡,经琅琊台去莱阳城,路过九顶梅花山时,正逢这里赶“梅花山会”。赵祯兴致勃勃地看了满山的梅花,忽然觉得肚子内饥饿,便命卫兵到山会上去买一种他从没有见过的地方食品充饥。卫兵转遍了山会,看遍了卖好吃的小铺,都是普普通通的食品,正发愁时,只见一株梅树下,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子,两手端着个小笸筐,背上背着个小背篓,口里喊着:“梅花火烧,梅花火烧……”小孩子的叫卖,引起卫兵的兴趣,急忙向人群里走去。那些卫兵大声吆喝着:“卖火烧的小孩,停下……”卫兵不喊,那孩子走得还很慢,这一喊,他越发跑起来了。 这小孩子就是日庄村的邵小阳,邵小阳七岁丧父,和母亲林氏靠种一亩薄地和卖火烧度日。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心眼活,手头巧,做什么像什么。她做的“梅花火烧”就是取意“梅花山会”。取形于“梅花”。那火烧是圆圆的,像个铜镜,意思是年年聚会,年年圆。火烧的中央有一个突起圆环,环上匀布着一朵美丽的梅花图案。火烧的边上有相等的五个花瓣,构成一朵美丽梅花图案。火烧是用豆秸火,在黄泥垒的灶里,放在平底鏊子上烧烤而成。火烧烤熟之后,黄橙橙的,十几步外就可以闻到一股诱人的清香,吃到嘴里又酥又脆,真是越吃越想吃。 那几个卫兵见那孩子要跑,便兵分两路,左堵右截,终于将他捉住,卫士们掀开背篓一看,嗨,个个馋得立刻流出口水。怎奈邵小阳初生牛犊不怕虎,说啥也不肯卖给。他为什么不卖呢?这是经验告诉他的。原来,以往当兵的买邵小阳的火烧,十有八九是不付钱或少付钱的,有一次邵小阳还挨了两巴掌。当时老百姓有句顺口溜:“日庄的火烧越叫越远”。其实是对当兵的说的,老百姓要买,一招呼就到。几个卫兵好说歹说,邵小阳就是一个“不卖”!在皇帝老子鼻子跟下,他们又不敢使威风,只得连哄带吓,连推带搡,把个邵小阳送到皇帝面前交差。 赵祯打开背篓一看,一股浓烈的清香扑鼻而来,立刻勾起强烈的食欲,恨不得立刻吞下几口。他心里想,皇膳食谱里还没有这一谱呢,谁说胶东无美食?胶东美食在农家呀!于是他问邵小阳:“哎,你这孩子,你的火烧叫什么火烧?” 邵小阳很自豪地答道:“梅花火烧呗!” “为什么叫梅花火烧?” “你没看见像梅花吗?” “谁做的?” “我妈!” “你爹怎么不来卖火烧?” “他得了病,没钱治,死了!”说着,邵小阳眼泪涌满了眼眶。 赵祯急忙转了话题问:“今天为什么凭着火烧不卖呀?” 邵小阳指着几个兵说:“卖给他们?他们不给钱!” 赵祯说:“卖给我呢?” “谁给钱?” “当然是我给钱。今天我还要加倍给钱。” 说着让邵小阳点了火烧的数目,真的按价两倍付钱。 邵小阳哪知道买他火烧的人是当朝天子,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你是个大好人啊!回去和我妈说,她准会给你求佛保平安的。” 再说赵祯由于肚中饥饿,没等邵小阳数完钱,便拿起火烧吃起来,越吃越香,一连吃了四个,还眼睁睁瞅着买来的火烧想接着吃。邵小阳数完钱,道了谢,要回家去。赵祯忽然想到一件事:买了这些火烧,也不过吃三五天,回京后,怕是没有做得出了,心中立刻作了长久打算。他着人问了邵小阳的姓名住址,甚至四邻、街访也问了个明白,然后才放邵小阳回家了。 邵小阳回到家里,照旧是二、七日庄,三、八南岚,四、九王家夼,五、十水沟头赶集卖火烧。一天,莱阳县衙来了四个当差的,他们打听着找到了邵小阳,让他家三天之内准备好八百个火烧,说是给皇帝进贡,要精心细作,不准要别的户代作,价钱可以高于他人,邵小阳和他母亲白天、黑夜忙个不停,按时让县衙拿走了火烧。邵小阳家的火烧成了贡品的消息,立刻在十里八村传开了。据说,莱阳县知事也接到圣旨,定期为皇宫进献梅花火烧,而且只要日庄邵小阳家做的。邵小阳家生意立刻火红起来,三五年后,便由一个沿街叫卖的小贩,变成了雇人经营批发的店铺了。梅花火烧也就名声大震,誉满京城了。直到今天,开封市内仍有一家小吃,自称为“正宗莱阳县日庄梅花火烧”。 由于过去皇帝说话金口玉言,他说话别人不能随意改动,所以五个瓣的火烧,只在日庄邵小阳家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日庄不光邵小阳家做五个瓣的火烧,王家、李家、孙家……只要是五个瓣的火烧,便就都叫成了日庄火烧。

孙腾飞(2015-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