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落民间的纺织神话——香云纱

家乡区县: 佛山市顺德区

逛街的时候偶然闯进一间仿佛与世隔绝的天地,那是一间卖香云纱的小店。看过摸过之后便对这种面料的触感念念不忘。跟大家介绍下香云纱吧。

香云纱作为中国一种古老的手工制作植物染色面料,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岭南地区最具特色的纺织物。史载,明朝永乐年间,香云纱就已作为珍品大规模出口海外,上世纪三十年代更在上海滩、北京城风光一时;四五十年代畅销南洋、港澳,被海外人士誉为“黑珍珠”、“软黄金”。

作为当今世界纺织品中唯一使用纯植物染色的手工工艺,香云纱需要“三蒸九煮十八晒”共三十道工序,受生产制造特殊性的影响,每年只有五个月可以生产,产量稀少,且花色不可复制,更显她的稀缺性。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作为传统手工技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具岭南特色的文化名片。

主要原料

1、真丝织物——经过煮练的天然蚕丝印花面料,色彩层次分明,富有时尚气息

2、薯莨——长年地下生长的茎块,形似芋头,盛产于两广、湖南等地,富含单宁酸及胶质汁液呈红色。经薯莨汁液浸泡染色之后的丝绸面料能加强纤维韧性,防虫、防霉、防蛀等功效。

3、河泥——用岭南地区特有的、没有污染过的含硫化亚铁的河泥作原料。受工业化影响,可采集的河泥日益减少。

4.晒地选择
晒地表面要平坦,以泥垫底,上铺极幼的细砂,再在其上密植约1~2厘米厚的青草,要求草身不能过软,俗称“爬地老鼠”的本土草种为宜。因草坪受天地雾水的滋润,使绸布在高温曝晒下有一定湿度,便于充分吸收薯莨水,达到成品柔润亮泽的效果。

5.晒莨时间
通常从每年的4月初开始至10月底为一年的晒莨季节。其中,7月份到8月上旬(农历的小暑、大暑、立秋)由于日照强烈,气温过高,所晒纱绸会变硬发脆,因此不宜开工。到8月中旬后复工至10月底收工,11月后因北方干燥的季候风南下,已不宜于晒莨。

6.晒莨主要工艺流程
绸缎准备→浸莨水1次→洒莨水6次→封莨水6次→煮绸1次→封莨水12次→煮绸1次→封莨水1次→卷绸→过河泥→水洗→封莨水1次→摊雾→卷绸→检整码尺→成品入库。上述流程需经过“三蒸九煮十八晒”共三十道工序,操作十分繁复,特别重要的是每经一次都要平摊在草地上晒干,导致人工成本逐年上升。

当当(2015-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