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白条党参

家乡区县: 甘肃省渭源县

      http://www.wutongzi.com/uc/22073087.html 

      渭源县是古老渭河的发源地,地处西秦岭山脉的南部地槽与黄土高原台地的交汇地带。北部干旱山区黄土层深厚,适合种植党参,皮肉坚实,清香甘甜,质量优良,被誉为“党参故里”。

      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的渭源县,盛产党参、当归、黄芪等名贵中药材,尤以党参质量最佳,自古就有“党参故里”之说,2002年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党参之乡”。近年来,该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按照“南归北参川芪”的布局,形成了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干旱区党参种植基地,2009年种植面积达8万亩以上。为了维护和提高“渭源白条党参”在国内外市场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切实保护生产者、使用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县上积极进行“渭源白条党参”证明性商标相关资料的收集、撰写和申报工作,2008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受理,经过一年多的公告评审,正式注册。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是古老渭河的发源地,自古就有“党参故里”和“渭水当归传两广”之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药都”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有名的中医药基地”的目标,大力推进中药材GAP种植和无公害种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千年药乡”正在焕发勃勃生机和无限商机。

                               

      时下利用当前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我办和农牧、工商、药监人员联合组成工作组,配合乡镇深入到村社,积极宣传讲解有关知识,对种植户进行了无公害种植培训,印发了关于国家规定禁用的农药和建议使用替代高毒农药的农药品种等宣传材料,大力倡导低残留、无公害种植模式,对全县农资市场进行“地毯式”排查,形成了打击销售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的强大声势,杜绝了剧毒农药、禁用农药和植物生长激素进入中药材田间地头,从中药材品种、投入品使用、无公害、GAP等种植技术上下功夫,把好种植关;培训加工大户和企业负责人改变一些传统的、不安全的生产加工模式,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引导企业建立GMP才车间,进行标准化生产,不断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把好加工关;在大型市场逐步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坚决不允许硫磺熏蒸等不合格的中药材产品上市交易,把好流通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和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的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中药材产业转型计划,结合我县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实际,制定了《2011年渭源县中药材标准生产实施方案》和《渭源县中药材标准生产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同时加大项目贮备力度,《渭源县中药材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和《渭源县白条党参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近年来与甘肃农业大学、定西市旱农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科研攻关,“渭党”系列品种选育、规范化种植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通过积极努力,我县中药材种植基本做到了无公害化种植,全县30家中药材运销加工企业全部实现无硫化加工,倾力打造出了一个“无公害绿色道地药材”的千年药乡新面貌,努力维护了“中国党参之乡”和“渭源白条党参”证明商标的品牌。

lhp(2015-11-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