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文化—格拉条

家乡区县: 安徽省颍上县

    

      如果你第一次来阜阳,想品尝这里的特产。我想大多数人会告诉你我们这里的格拉条。格拉条在阜阳可谓是家喻户晓,阜阳人最爱的美食之一,格拉条是一种面条,吃起来比较有嚼劲,但是不硬,味香、辣,这或许与在阜阳当地的饮食风味有关:一咸三分味儿,一辣到十成。喜欢吃格拉条的人,一般性格都比较豪爽,走在阜阳的大街小巷可以随处看到格拉条店,你可以大声的跟老板喊:来份格拉条,大碗的,少放豆芽,多放辣椒等。上来后你可以大口的吃,花生酱的香味会让你回味无穷。格拉条是面食的一种,很像我们平常吃的面条,也有点像西方的意大利面。格拉条子吃起来软软的,配以黄瓜丝,豆芽菜等素菜,将辣椒酱,花生酱或芝麻酱,加上秘制酱料等充分搅匀后,吃起来又香又辣,根本停不下来。夏天吃很是清凉爽口。冬天吃的全身温暖。

所有的格拉条店均不装饰,石灰墙水泥地,当街一口大锅,锅上架着千斤顶做的压面机,压面师傅把和得很硬的面团放进去,压着千斤顶,面条便会飘洒入锅,沸腾的开水里很快就煮熟,捞出,放进冷水里,洗去粘液。大碗6块,小碗5块,老板,小碗两碗,一个鸡蛋茶。师傅便会抓起事先煮熟的黄豆芽和适量的面条,投入滚开的锅里一烫便入碗中,调入盐,撒上氽熟的芹菜或豆角粒,淋上芝麻酱,倒入酱油醋,泼上辣椒油,捏一撮榨菜末,好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格拉条就上了桌,吃着格拉条,喝着煮格拉条的汤冲得鸡蛋茶,真好,原汤化原食。师傅眼毒,只要你来一次,就知道你喜欢多放辣椒还是少放芝麻酱。吃格拉条的食客不拘身份,三轮车夫,贩夫走卒居多,也不乏西装革履,浓妆艳抹之流,到这里没有高低贵贱,都是甩开膀子,呼噜有声,连我等不登大雅之堂的三轮车夫也敢对着老板说,老板在加点汤。咱单说说这格拉条。吃热的,放回锅里烫一烫,拌上葱花油盐芝麻酱;吃凉的,作料拌上就能吃。

格拉条,名字不雅,模样也不精。也曾有人尝试着想改变一下,让这个阜阳的特色小吃也能登大雅之堂,从而隆重推出,遂改名为“黄河过沙滩”,并费尽心机地变着花样做,搬进酒店,价格也成倍上涨,可是总不得人喜欢。一桌酒席散后,你看那唯一一盘没有动筷子的菜或许就是格拉条。

原因很简单,这格拉条本就是很大俗的食物。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需要的就是大俗,俗的最高境界就是原汁原味。就好像在我小时候吃过的一种馍,恐怕是仿着面包的形状做出的,又大又萱,还做出了种种形态,着上颜色,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小盒子里,打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旁边还卖有类似于果浆的什么配料。我曾经嚷嚷着让老爸给我买过几个,但是拿回家总也不敢吃,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问:“这是馍吗?”最后等到放出了黑黑的霉点,就很可惜地给丢掉了。

吃格拉条应该豪放、大气。来到一家摊子旁看到门前总是进来进去的人,似乎每个人手里都端着碗,根本分不出哪个是摊主。你只需大声地一吆喝:“一大碗,多放点芝麻酱和辣椒。”便会听到一声响脆脆的回应:“好咧,一会儿就好!”然后你找个位置坐下来,一般情况下这些座位都是很矮的,说好听些突出了店的精致,实际上小本生意,这些桌椅板凳大都是很多年前淘汰下来的旧 家具拼凑的。

“谁的一大碗?!”听到这声问,你会听到几个同时的回答,这个时候可不要讲什么绅士淑女风度,也不要发扬迁让精神,猛一站起来走到小二跟前端过碗再说一句:“送碗汤来,不要鸡蛋。”便可扬长坐在座位上吃了,别人不会很在意的,因为这就是吃格拉条的规矩,腿脚灵便者优先。

面条大都很粗很长,芝麻酱也都很粘,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拉上一根慢慢吃,那样是很惹人笑的。你只要抬头环顾四周,不管是拉架车或者骑三轮的社会最底层劳动者,还是带着金边眼镜斯文气很浓的知识分子,都会一大口吃下去,嘴里鼓鼓地,嘴边粘粘的,再猛喝一口汤送下去继续吃。三下五除二吃完以后擦擦嘴走了。或许这称为中国式的快餐并不为过。

欢迎你们来吃阜阳的格拉条。价格便宜实惠。文章管理 http://www.wutongzi.com/user/uartimng.aspx

相遇相随1(2015-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