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农村道德协会网络
2007年,君山区以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镇党委、村(居委会)支部的引导下,组织村里有威信、有美德和感召力的退休支书、党员、教师等人员创立道德建设协会。
君山区委书记赵岳平介绍,道德协会协助基层把党的政策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化解不安定因素,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同时,团结和引导一些个体业主、种养大户主动发展产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记者了解到,各协会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政策方针有效传递到寻常百姓家中。通过创办农民夜校、市民学校,开展实用技术、文明礼仪等课程培训。区文艺工作者在传统节日经常举办广场文化、屋场文化等趣味体育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前些年,同心村是有名的穷村,土地贫瘠、地势低洼、水系不畅、遇到暴雨经常一夜成湖。2008年,村里换届选举。王岳明当选村主任后,和村支部筹资500万元,修公路、通沟渠、搞绿化,同心村终于旧貌换新颜。
村里经济有了发展、村民生活越来越好。但王岳民发现,赌博、迷信、不讲诚信等不文明行为仍时有发生。他和村支书谭国华商量,在村里成立了一个道德协会,主要以退休老干部、党员、教师、退伍军人为主。4年来,这个由村民自愿组成的群众组织,全力以赴帮助村里开展工作、化解矛盾,在和风细雨中搭建了一座座党员和群众心灵互通的桥梁。
4年来,同心村2493名村民中无一人犯罪,无一起上访闹事,真正成为了一方净土。该村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市级“粮食生产示范村”。
目前,君山区107个行政村和居委会,90%以上已组建了农村道德协会,形成了覆盖区、镇、村、组四级的居民道德建设协会网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