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皮为庆阳特色小吃之一,又称陕西凉穰皮。凉皮分为米面皮和面皮两大类,米面皮实为米皮。现在有镇原凉皮、庆城米皮、合水米皮等。面筋是凉皮时隔百年历久弥新的主要原因。其中,庆阳凉皮突现"筋"、"薄"、"细"、"穰"四大特色。"筋",是说劲道,有嚼头;"薄",是说蒸得薄; "细",是说切得细; "穰",是说柔软。正是基于这四大特点,才使得庆阳凉皮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
制作方法
1.在面粉里加少量盐,和成面团,盖上湿布醒30分钟左右。
2.将上述所得面团放在一大容器里,加适量水,开始洗面筋,在水中不停的揉捏面团,待容器里的清水混稠时,将其用滤网滤到另外的容器里。
3.重复重复再重复,直到水不再浑浊,剩下那一下块黄黄的东东就面筋啦,在面筋里加点发酵粉抓匀,上蒸屉,足气蒸20分钟,晾凉后切片(PS:也可以不蒸,用油炸下,然后炒着吃,味道也不错)。
4.然后就是所得面糊啦,让其静置分层,一般至少要沉淀3小时,大多数是头天晚上洗好,第二天才蒸的,面糊沉淀的时间越长,做出的凉皮儿越筋道。
5.沉淀完成后,把上面的清水倒掉,用勺子把下面的沉淀搅匀,就可以蒸了。
6.锅上火入水,待水沸,往模型(有专门蒸凉皮的模子,偶用的是曲奇饼干的盒盖,效果还可以)里刷少许油,舀一勺面糊倒入,面糊的多少由个人掌握,喜欢厚一点儿的凉皮儿就多舀一点儿,反之则少一些,把模型里的面糊荡匀,让模型底部均匀的盖上面糊。然后把模型放入开水锅中,盖上锅盖。火要一直保持大火,蒸大约5-6分钟,锅里的凉皮儿会慢慢的鼓起大泡就好了。
7.在水池中蓄一池凉水,把模型放在里边漂着。也可以把模子倒置,用冷水直接冲其底部,这样效果 要好些,等凉皮儿完全凉透,表面刷一些油,就可以慢慢剥下了,按自己喜好切成条就好了。
调料:大蒜水,辣椒油,糖少许,醋,香麻油(可根据个人口味),黄瓜(绿豆芽烫过水也可以)
大蒜水:拨一两瓣大蒜,加少许水,用搅拌器打碎,然后加入少许盐和味精,搅拌使其溶化。
辣椒油:先把500克油烧热,同时在一个大碗里放1杯辣椒面,1~2大匙胡椒粉,一小撮白糖(千万别多),1大匙白芝麻,不要搅,就按顺利这么放着。等油冒烟之后关火,稍微晾晾,大概有个七八成热的时候就可以倒入辣椒了。先倒一半,用勺子搅匀,放2~3大匙花椒粉(或者是花椒粒),再用勺子搅匀,然后另取一个小勺舀一点点凉水(也是千万不能多)倒入辣椒碗,搅匀,这个时候你会看见碗里象水开锅一样,但因为水很少,所以不会溅出来。凉皮是庆阳人最喜欢的小吃!
营养价值
冬天吃炒的凉皮你能保暖,夏天吃你能消暑,春天吃你能解乏,秋天吃你能凉皮去湿,真可谓是四季皆宜、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色无公害食品。《本草纲目》上说:凉皮能养脾,麦能补心。根据原料选用的不同,叫法也不同,用面粉制作的叫凉皮,又叫面皮。
注意事项
揉面时不能偷懒,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面皮的耐嚼度。
选用上好的面粉加水和成较硬的面团,不加任何添加剂醒,揉至光滑,取一较大的容器加水,将面团放凉皮入,慢慢揉动,不可揉散,这样面团中的淀粉逐渐析出,水渐成乳白色。当水已浑浊时,换水再洗,直到洗出面筋为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