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是一种十分有用的中药材!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海蜇的药用价值!
100克海蜇丝的脂肪含量也很低,吃一盘海蜇丝相当于只吃了一个半苹果,而且又大大满足了你的口腹之欲。海蜇富含蛋白质、钙以及多种维生素,尤其含有人们饮食中所缺的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食品。
据《本草纲目》记载,海蜇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等功能,对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胃溃疡等症均有疗效。此外,海蜇有促进上皮形成、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消痰散气、润肠消积等功能,同时还能清肠胃,保障身体健康。
海蜇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下边是具体的介绍。
【化学成份】
海蜇每100克含水分65克,蛋白质12.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克,灰分18.7克,钙182毫克,磷微量,铁9.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2毫克。每公斤干海蜇含碘1320微克。
新捞获的海蜇,含水极多,固体物很少。例如一种海蜇,含水分98.95%,只含有机物1.004%,灰分0.04%。海蜇还含有胆碱。
【药理作用】将海蜇头洗净,加微热使之溶成1克/1毫升的原液,灌注离体蟾蜍心脏,能减弱心肌收缩力;阿托品可对抗之,毒扁豆碱则可一定程度加强之,故似有乙酰胆碱样作用。同法制作的海蜇煎液,以0.8~1.0毫升/公斤静脉注射于麻醉兔,可以降低血压,并使小肠容积增加(舒张血管),肾容积缩小(可能由于肾缺血)。以此煎液灌注于兔耳血管及蛙全身血管后,亦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临床上用雪羹汤(海蜇与荸荠合剂)治疗各期高血压,疗效满意及进步者达82.6%,可长期服用而无毒性与副作用,对早期患者更为适合。
【炮制】入清水内浸漂,经常换水,除净咸味及砂子,切碎用。
【性味】咸,平
①《本草拾遗》:味咸,无毒。
②《纲目》:咸,温。
③《医林纂要》:咸,平,滑。
【归经】《本草求真》:入肝、肾。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消积,润肠。治痰嗽,哮喘,痞积胀满,大便燥结,脚肿,痰核。
①《本草拾遗》:主生气及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汤火(伤)。
②《医林纂要》:补心益肺,滋阴化痰,去结核,行邪湿,解渴醒酒,止嗽除烦。
③《本草求原》:安胎。
④《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消痰,行瘀化积,杀虫止痛,开胃润肠,治哮喘,疳黄,症瘕,泻痢,崩中带浊,丹毒,癫痫,痞胀,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以姜、醋拌食。
【注意】《本草求原》:脾胃寒弱,勿食。
【附方】
①治痞:大荸荠一百个,海蜇一斤,皮硝四两,烧酒三斤。共浸七日后,每早吃四钱(个),加至十个止。(《同寿录》)
②治小儿一切积滞:荸荠与海蜇同煮,去蜇食荠。(《纲目拾遗》)
③治阴虚痰热,大便燥结:海蜇一两,荸荠四枚。煎汤服。(《古方选注》雪羹汤)
【各家论述】《归砚录》:海蜇,妙药也。宣气化瘀,消痰行食而不伤正气。以经盐、矾所制,入煎剂虽须漂净,而软坚开结之勋,则固在也。故哮喘、胸痞、腹痛、症瘕、胀满、便秘、滞下、疳、疸等病,皆可量用。虽宜下之症而体质柔脆,不能率投硝、黄者,余辄重用海蜇,随机佐以枳、朴之类,无不默收敏效。凡水乡农人,多患脚气,俗名大脚风,又名沙木髅。一肿不消,与寻常脚气发过肿消者迥殊,治之辄无效,此因伤络瘀凝,气亦阻痹,风湿热杂合之邪,袭入而不能出也。故病起必胯间结核而痛,憎寒发热,而渐以下行至足。初起宜亟用葱白杵烂,和蜜罨胯核痛处,浓煎海蜇、地栗二物(无地栗时以莱菔代),俟海蜇化尽,取汤吞当归龙荟丸三钱,俾即消散为妙。若已成者,以川黄柏一斤,酒炒研末,海蜇一斤,勿漂,煎烊,加葱须自然汁和匀,泛丸如绿豆大,茅根汤日送三钱,外用杉木刨花煎浓汤入朴硝一两频洗,日以蓝布浸盐卤(湿敷)。善清湿热,散风毒,凡洗鹅掌风、脚气并良也。忌一切辛热发物,尤忌蚕蛹。
所以说,海蜇可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物呢!快快点击购买吧!http://www.wutongzi.com/pro/cp/13379.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