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之称,种植稻谷的历史十分悠久。宁夏所产的大米品质优良,历来享有“珍珠米”的美誉。清代(1644~1911年)时,宁夏珍珠米还被列为进献宫廷的贡米。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部的内陆高原,这里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黄河在其境内绵延400余公里,为当地人民引流灌溉、种植稻米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到1985年,全区引黄灌溉面积已达100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75万亩,年总产量达40万吨。
宁夏珍珠米颗粒饱满,色泽洁白,米质油润、味道香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等成分。用其蒸成的米饭,洁白晶莹、粘而不腻、味道极佳,因此人们常将其与著名的天津“小站大米”并称,成为中国稻米中的佳品。
珍珠米特征
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松弛,,无毛;叶舌披针形,长10-25厘米,两侧基部下延长成叶鞘边缘,具2枚镰形抱茎的叶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疏展,长约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弯垂;小穗含1成熟花,两侧甚压扁,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2-4毫米;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2枚,锥刺状,长2-4毫米;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6枚,花药长2-3毫米。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厚约1-1.5毫米;胚比小,约为颖果长的1/4。染色体2n=24(Shu et Qu 1985, Yao Z.1984),x=12(Mukhergee et Debnath 1985)。
地理分布
中国西北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之称,种植稻谷的历史十分悠久。宁夏所产的大米品质优良,历来享有“珍珠米”的美誉。清代时,宁夏珍珠米还被列为进献宫廷的贡米。宁夏珍珠米颗粒饱满,色泽洁白,米质油润、味道香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等成分。
用途
珍珠米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经常用于八宝粥的食材之一。用其蒸成的米饭,洁白晶莹、粘而不腻、味道极佳,因此人们常将其与著名的天津“小站大米”并称,成为中国稻米中的佳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