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莓,岷县本地人称为藨(儿),果实似樱桃大小,聚生在球形花托上的草本植物,有红白两色品种。在岷县各乡镇都宜生长,特别适宜海拨在2000-2800米以下的阴湿草坡、地埂、路边、森林间生长,其果实多为红色,少见白色,可直接食用,其果味具有辛温甜蜜,入口甘绵、入喉净爽、解渴解困、提神醒目、自然醇香、沁人脾胃、富含营养等独特的风味而闻名于陇上。岷县人有家家用糖淹制草莓自食的习俗,有条件的还用玻璃瓶、陶瓷等器皿盛装后放冰箱备用,不加任何添加剂,却能保持新鲜长存、甘绵醇厚、幽雅细腻、香气悠久等名贵佳果之特色。
野草莓是一种颇粗生的植物,一般栖地为道路及小道两旁、河堤、山坡、石或碎石铺成的行径两旁、草地、年轻的林地、疏林地、林地的边缘及丛林中的空地上。即使在光线不足以结果的地方也能生长。在其分布较南的区域上则只能在较阴暗的地方生长,而在较北的地方对阳光的适应较好。能适应不同的湿度环境(除了极端干燥或湿润的地方),能抵受中等程度的山火,并于山火过后能快速生长。虽然野草莓多透过匍匐茎(变态茎的一种)繁殖,但在泥土种子库中也找到为数不少的种子。当土壤受到干扰后便会发芽,并远离原本群落生长。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可连同其他药用植物泡茶可缓和紧张和腹泻,果实可补充铁质,并是缓和的通便剂,叶的煎剂可收敛毛孔。草莓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有效成分,每百克鲜果肉中含维生素C 60毫克,比苹果、葡萄含量还高。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果胶等营养物质。此外,草莓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 1、B 2、C、PP以及钙、磷、铁、钾、锌、铬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部分微量元素。草莓是人体必需的纤维素、铁、钾、维C和黄酮类等成分的重要来源。
在西方,食用草莓被人们推崇为时尚,他们把草莓当成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灵丹妙药,可见经常食用草莓对健康大有益处。另据有关资料显示,草莓中的维生素C可阻断人体内强致癌物质亚硝铵的生成,能破坏癌细胞增生时产生的特异酶活性,使“癌变”的细胞逆转为正常的细胞。
自从16世纪开始栽培之后,野草莓就出现了许多种类,用来泡茶的是日本称为“虾夷蛇莓”的品种。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认为这种植物具有神奇的力量,叶子和根可以治疗腹泻,茎可以疗伤,因此欧洲各地的遗迹都有许多野草莓种子的化石。
野草莓茶虽然带有“草莓”这两个字,却不是水果茶,而是带有草香、类似粗茶的味道,在茶草茶里面算是没有涩味、容易入口的茶。这种茶含有钙、磷、铁质,可提高肾脏的功能,并同时净化身体内部,消解风湿、关节炎、膀胱炎以及因浮肿等导致的肥胖问题。对于腹泻、消化器官失调,也能发挥温和的效果,所以适合在饭后饮用。腹泻时建议混合德国甘菊或鼠尾草,关节炎疼痛时则适合混合金丝桃或绣线菊饮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