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烤鸭.腾冲的大救驾.重庆的火锅.佳兰的烧麦.宝珠的玉饺.苏州的定胜糕......,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菜,我的家乡-宁县也不例外,在这个寂静.祥和的小镇里,最受欢迎的就要数糜子面了.
小时侯,我就对它垂涎三尺。我总是扯着奶奶的衣角,让她给我做。这时候奶奶就会给我做,当我吃到的时候,我总会笑嘻嘻对奶奶说:奶奶,好好吃。这时,奶奶就会笑着摸摸我的头,说:都是你的......
糜子,[méi zǐ],原名:稷、黍,拉丁文名:Panicum miliaceum L. 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第二禾谷类作物。全株由根、茎、叶、花序、颖果(种子)等几部分构成。糜子籽实叫黍,淡黄色;磨米去皮后称黍米,俗称黄米,为黄色小圆颗粒,直径大于粟米(即北方俗称的黄米);黍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黍的籽粒有非糯性与糯性之分,黍为非糯质,不黏,一般供食用。糯性黍为糯质,性黏,磨米去皮后称作大黄米或软黄米,用途广泛,可磨面作糕点,古代也广泛用于酿酒。”全世界糜子栽培面积约550~600万hm2。
产品链接:http://www.wutongzi.com/pro/cp/14677.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