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码头康安土楼

家乡区县: 福建省南安市

南安古代的土楼建筑多为方形,惟有码头镇康安村的土楼是圆形的,且别具一格,下层9米用乱石砌成,上层9米用泥土夯筑。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圆形香炉,又如一盏圆形灯笼。

康安土楼为什么是圆形建筑?康安村姓陈的村民居多,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后代。明代,先祖从漳州迁居晋江金井镇古安村,到明末清初,第六世陈振元先到南安洪濑教书,后被聘为码头康安村塾师。不久成家定居,生下长子陈成德,住在康安,后来次子、三子分居码头新汤、洪濑二地。但住在康安的人丁并不兴旺,衍传几代,难以超过百人。于是,请来地理先生勘察,说此地是网穴,灵气被罩,惟有建座圆形土楼,一如香炉,祈求皇天保佑;二示灯(丁)盏,人丁方能兴旺。陈氏先人就地取材,上山伐木,采石砌基,用土夯墙。土楼建成之后,果然人丁大增,迄今全村已有1700余人,包括在海外的有2000余人。如果连清代中叶从康安移居福清、新汤、洪濑等地的族人一起计算,陈振元的后代已达万人以上。

康安土楼系土木屋二层结构,建于清·康熙辛酉年(1681年)。外土墙宽2.1米,圆周99米。墙高二层18米。南北两个大门相通。北面为辉绿岩砌成的圆门,门匾镌刻“宏康保裕”四个大字,两边署有“辛酉年”、“孟春立”小字。从大门走进土楼,内有偌大圆形天井,原来掘的水井,可惜填平不见了。土楼一层有22个房间,两层共有44个房间,砌有栏杆,楼梯从大门旁侧上去,二层土楼可居住数十户人家,房间前有宽敞廊道,房门面向天井。土楼外墙筑有小窗,也是望防盗的枪眼。总面积705平方米。

康安土楼长住人家,殿堂塑先祖陈元光神像祀之,香火不绝。横匾上书“开漳圣王”四字,两旁对联云:开土功勋文韬武略膺贤圣,漳疆牧胄派衍康安溯祖王。

由于年久失修,到了1958年,土墙已有三分之一倒塌,居民开始外迁,到了上世纪80年代,虽然还住有几户人家,但已经破烂不堪了。1992年春筹资重修,1998年竣工。外形依照原样建筑,但楼内改木易石,部分改变原貌。

泉州市南安市专题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quanzhou_nanan.html

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killa7

个人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1736981200

 

墨侠7(2014-05-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