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诗山婆罗门塔

家乡区县: 福建省南安市

矗立诗山境内的婆罗门塔,建于南宋宝礻右四年(1256年),仿阿拉伯伊斯兰教体式,用辉绿石建造,塔高9.5米,现在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说起这座雄伟的婆罗门塔,诗山人都会津津乐道一个孝子得金的动人传说。

相传明朝时候,诗山山头街有一个后生名叫黄勤地,年幼时父亲便去世了,全靠母亲一把屎一把尿地抚养成人。黄勤地家徒四壁,上无片瓦,住在一间茅屋里;下无寸地,不能耕种田园,全靠着黄勤地给人家种田做零星活维持生计,他成了家庭的顶梁柱。

到了农闲,没有人需要雇工,黄勤地家里常常吃了上顿不接下顿。

黄勤地天天起早摸黑,为生活奔波劳累,哪怕是自己饥肠辘辘,也要到大户人家给人劈柴、挑水、洒扫厅堂,忙里忙外,换来一碗稀粥,带回家给母亲充饥,黄勤地成为乡里人人夸赞的大孝子。有一个晚上,他仰天长叹:“想不到我黄勤地日夜劳苦,竟然无米之炊!”他对天发誓:“今后如有出头之日,一定不忘穷苦乡亲!”

说来奇怪,黄勤地的誓言感动了上苍。

中秋节前夕的一个晚上。黄勤地累了一天,疲倦地瘫倒在床上,早早进入梦乡。

半夜,忽然间,仿佛看见一个白发银须的老者从天而降,飘然走到身边,笑吟吟地对他说:“老翁乃太白金星,感念你侍母至孝,孝子无匮,上天特为你指明一藏金之处,让你苦尽甘来改变困境。记住,中秋之夜,塔尖生金,切记,切记!”

说完,太白金星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

黄勤地惊醒过来,迷迷糊糊睁开眼,原来竟是一场梦,不觉一丝好笑。这一夜,他再也睡不着了,干脆披衣而坐,好好品味一番梦中情景,历历在目。

黄勤地遇事爱动脑筋,他想,说不定会梦想成真?莫非苦日子该熬到头了?不是说憨人有厚福吗?于是便把太白金星的那些话细细琢磨,顿时有了主意。

兴许是时来运转吧。转眼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按照当地民俗,黄勤地来到婆罗门塔下静坐赏月,内心有点不平静。时间到了夜十二点整,他清晰地看到在月光的照射下,婆罗门塔映出一个倒影,他赶快起身,高兴地挥起锋利的锄头,朝着塔尖的倒影之处挖掘下去,果然挖出了一瓮金子。他迅速填平了窟窿,把金子悄悄抱回茅屋藏了起来,然后点了一炷香,跪拜在神位前再三叩谢太白金星。

不久,黄勤地成了诗山的富户,拆掉了旧屋,盖起了新房,买了田地,娶上了老婆,日子越过越好。

但是,他翻身不忘本,依然牢记当初许下的诺言,常常慷慨拿出钱财资助穷苦乡亲,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还花了一大笔钱,请来能工巧匠,把婆罗门塔修葺一新,使古塔重新焕发英姿。

“孝子有好报,塔尖生黄金。”从此,诗山民间广泛流传这个著名的传说,“塔尖生金”成为诗山十八景之一。

泉州市南安市专题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quanzhou_nanan.html

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killa7

个人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1736981200

墨侠7(2014-05-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