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属于黄土残塬沟壑区,由于自然原因,到处荒山秃岭,沟壑遍地,鲜有青山绿水。但对于有独特审美眼光的古人来讲,美是到处存在的,就看你会不会发现。明时,正宁人就总结出“正宁八景”,后又增为“正宁十三景”。来正宁做官的外乡人或本邑的饱学之士,在流连之余,对每一胜景都题诗吟咏,抒发志向,可谓情有独钟,见仁见智。而如今整理、发掘蕴含于这些胜景之中的人文价值,服务于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应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现将正宁古胜景分述如下:
明嘉靖《庆阳府志》据正宁旧志录“八景”为:琴山古洞、罗川兔穴、彭祖遗丘、浮屠遗址、桥山陵寝、灵湫古祠、阳周古城、果老幻墓。
第一景:琴山古洞。在罗川城南1里,即抚琴山之上,有山洞一个,不知何年何月开凿。相传每当清风徐徐吹来,洞中恍若古琴弹奏高山流水之曲。清乾隆时,山体剥落,已无古洞之踪,只山形状如琴式。相传这里也就是所谓的唐明皇梦群仙现于“箩底”之处。后世据此胜景敷演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第二景:罗山兔穴。罗山位于罗川城东20里。相传唐天宝年间,唐明皇梦群仙现于箩底,于是广派使者在全国各地查寻和梦境相符之处。一日,一位使者巡游至罗川县(正宁县古名),在罗山处见一老人随一野兔钻入一洞穴,就派人在此处挖掘,最后获得27尊玉石做的真人(道家称得道的人)像。启奏唐明皇后,龙颜大悦,遂改罗川县为真宁县。罗山兔穴由此得名。
第三景:彭祖遗丘。即彭祖墓,在罗川城东南50里的香庙塬,地名叫彭祖坳,墓址宏阔。清时墓前只余有一石马。
第四景:浮屠遗址。在罗川城东南30里之陈家川,即目连寺。为佛教建筑。曾载入《方国杂志》。明代寺废,但遗址尚存。
第五景:桥山陵寝。桥山即子午岭,桥山陵寝即位于县东子午山旁的黄帝衣冠冢。也就是五顷原乡境内的黄帝冢。
第六景:灵湫古祠。灵湫即位于罗川东60里之要册湫。是由于山体滑落,积水壅滞而形成的。湫方圆数亩,清澈透明,深不可测,天雨不溢,天旱不涸。以败叶枯苇投入,若有推拒之意,被漾于岸边。四周乔松荫郁,芳草萋萋,风来水声松涛相间,蔚为大观。相传天旱于此祈祷雨露,莫不应验如神,故称灵湫。故唐、宋时,朝廷多加褒扬封祀。唐时修建龙祠,历封“应圣侯”、“普济王”;宋时改封为“显圣王”;明时为一方胜览。每值深秋,素月清辉之下,灵湫风清波静,浮光流金,文臣雅士莫不到此以洗尘襟,以抒怀抱。此景也为明“庆阳府十景”之一。
第七景:阳周古城。又名驰武城,位于罗川城北30里。是秦时大将蒙恬被囚禁之地。据路笛先生考证,城址在今永正乡王家庄子附近。
第八景:果老幻墓。果老即张果老,为八仙之一,其墓位于罗川城东60里,即今西坡乡碾盘山上。即便在今天,山上苍松翠柏环绕,四季风景如春。
明正统间(1436——1449),时任真宁知县王正将原“正宁八景”中“桥山陵寝”削而更为“万寿晓钟”,新增岳山晓翠、石门排翠、龙门天险、古刹荷池、双河柳色五景,增删为“正宁十三景”。
新增的胜景为:
万寿晓钟:即罗川城万寿寺(现已废)中于清晨鸣响的大钟。晨霭之中,钟声清越,余音不绝,好似与天地长存。
岳山晓翠:疑为罗川城西20里处的高妙山。山上建有玉皇殿,下有罗湫古碑。王正赞曰:三冬时节,大雪纷飞,山川银装素裹,这里翠柏青青,拾阶登临,逸兴飞扬,堪可咏题。
石门排翠:即位于罗川城东南70里之石门山,此地与陕西旬邑县相接。石门山高耸入云,地势险要,云雾缭绕,林木葱郁,花香草芳,景色壮观,令人激赏。
龙门天险:即位于罗川城西北40里的龙门川。疑为长乐原以北的疙拉沟。这里坡陡崎岖,地势险要,行人罕至。
古刹荷池:即位于罗川城东20里的龙泉莲花池。池旁原建有观音寺。相传池旧生莲,引来冠盖鳞集,当地人颇以之为苦,遂废之。
双河柳色:双河即位于罗川城北的小河与罗水交汇处。据推测,过去河畔广植柳树,春季柳絮飞扬,夏秋时节柳枝依依,绿树成荫,为赏景、嬉水、纳凉的好去处。清乾隆年间,正宁知县折遇兰纂修《正宁县志》,又增删正宁胜景合为“八景”,分别是琴峰古洞、罗山兔穴、泰山拱翠、灵湫乔松、温泉夜月、云寂孤峰、五掌山形、支当古渡。其中将原胜景“琴山古洞”改为“琴峰古洞”,将“灵湫古祠”改为“灵湫乔松”。
新增的胜景为
第三景:泰山拱翠。泰山位于罗川城西南1里。清时树木密布,蓊郁青苍,上建有青帝祠,祠旁古木参天,苍松蔽日。泰山北面罗水环绕,东面与琴峰相对。站在泰山之巅,罗川东西两川犹如一匹白练;四面望去,峰峦叠起,在阳光之下若隐若现。一派美景,好似一幅图画。
第四景:温泉夜月。温泉位于罗川城西南3里,与黎阳山相对,即五王庄右的石泉。泉穴有3眼,从石缝中流出,汇而为池,冬暖夏凉。夏夜在此沐浴,月光倒泻,上下一碧,趣味无穷。
第五景:云寂孤峰。云寂山位于罗川城东南15里,周围山势相对较平坦,只云寂山一峰中耸,显出突兀嶙峋之气势。山顶建有古寺,寺前原有高阁二重。山植苍松,屈曲离奇,干霄蔽日。攀援而上,有登临眺望之趣。
第六景:五掌山形。五掌山位于罗川城东北2里。顶上五峰紧密排列,如刀削成,状如布指。朝晖夕阴,足以骋怀娱目。
第七景:支当古渡。支当即芝塘河,也即源于子午岭,流经关家川、陈家川,后入旬邑县之河水。位于罗川城南20里,疑为今关家川处。古时此为渡口,春夏观景,百鸟鸣翔,牧童横吹短笛,悠扬宛转,河水澄清潋滟,烟霞异态,美不胜收。折遇兰有诗云:“夕阳鸥鹭参差树,野笛菰蒲长短亭。”可尽其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