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爱的资阳人

家乡区县: 资阳市雁江区

      “资阳人”是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距今已有35000年历史。1951年3月在四川省资阳县(现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城西九曲河黄鳝溪修建铁路桥时,重庆大学张圣奘教授在一号桥墩发现了远古人类头骨化石,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派专人将古人类头骨化石送北京,由世界级专家、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裴文中、吴汝康等教授经过长达6年的研究,认定化石为35000多年前的女性头骨化石,是目前已知的四川人最早的祖先,年龄在50岁左右,并命名为“资阳人”。同时又出土1件骨锥(骨锥底部缺失,残长10.82厘米,锥尖钝而光滑,呈深褐色,锥身有刮削加工的条痕)及许多动植物化石,与“资阳人”化石伴出的哺乳动物化石主要有鬣狗、虎、马、中国犀、猎、麂、水鹿、大额牛和东方剑齿象等。

     资阳人的特征:“资阳人”化石为一较完整的头骨,头骨较小,表面平滑圆润,额结节和顶结节都明显突起,额部较丰满。面骨保存有上颌颚骨,覷底除左侧颞骨岩部保存外,其余大部残缺;上颚的牙齿全部脱落,仅保存上左第一前臼齿的一个齿根。头骨内面骨缝几乎全部愈合,说明属一老年女性个体。其基本特征和现代人相似,但也保留了若干较原始的性质。如眉嵴比同龄同性的现代人显著,两内侧端几乎相连;前囟点位置较现代人的靠后;颞骨鳞部较低矮而平整,弧度较现代人小,从而表明其脑量不大,因而被认为是晚期智人阶段的化石。“资阳人”头骨化石是中国发现的唯一早期真人类型,是旧石器晚期的真人类化石,是南方人类的代表,是古人类发掘中唯一的女性。由“资阳人”头骨的一般性质判断,“资阳人”当属新人阶段;但又具有若干与中国猿人相似的性质,如眉嵴在内侧部非常明显,且几在中缐相连,这是现代同样年龄的小孩中所罕见的。眉嵴上方稍稍隆起,有一个相当明显的矢状嵴,由此向后延伸,到顶骨中部而逐消失。中国猿人有明显的矢状嵴,前已述及,在现代的爱斯基摩人甚多矢状的嵴,在美洲印第安人的现代中国人中,也常有矢状嵴。由左侧保存的颧弓基部可知颧弓走行的方向较现代人为倾斜,虽其程序不如中国猿人为明显。颧弓向后与发达的孔突上嵴相连积,中国猿人也有非常显著的乳突上嵴。“资阳人”头骨与山顶洞人相比,也有某些相似的性质,如山顶洞老年人的眼眶上方也显著隆起,具有粗壮的眉嵴,他的眼眶约呈长方形,而“资阳人”左眼眶的上缘保存,远较现代人平直,也似呈长方形。山顶洞较年轻的女性头骨也具有矢状嵴。从这些性质的一致来看,似乎“资阳人”与中国猿人及山顶洞人是有一定关系的。

    关于考古的发掘:1951年3月,春寒未消,在修建成渝铁路资阳九曲河一号桥墩右侧的泥坑里,当重庆大学张圣奘教授从刺骨的泥浆里捧出那具远古人类头骨化石之时,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就此展开,蜀人祖先之谜有了答案。时任西南军政委的邓小平、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极为重视,明示头骨化石送北京,由“北京人”的发现者,著名专家斐文中、吴汝康等教授经过长达6年的研究,于1957年出版了专著《资阳人》,为“资阳人”定了性,引起了全世界关注。原研究者认为,这些动物化石分属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两个时代,人类化石与后者同时。人类化石包括一个头盖骨和一块完整骨性硬腭,从石化程度和颜色判断,属于同一个中年以上的女性个体。地质时代可能为晚更新世,但有人认为它的时代较晚,尚无定论。1972年,有关单位发表了“资阳人”出土地点一件树木化石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数据,为距今7500±130年,有人据此认为“资阳人”属于新石器时代。1980年以来,有关单位对“资阳人”地层多次进行考察,采集了不同层位的动、植物化石,进行了放射性碳素断代和铀系法断代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地点附近地层堆积比较复杂,从顶部的距今2170±70年到底部的39300±2500年,早晚都有。尽管“资阳人”化石出土层位不十分确切,但根据头骨形态及测量数据所表现出的若干原始性质,许多学者仍肯定它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近年来,在“资阳人”化石出土地点以西170余米处的深7.5~8.8米的砾石层中,发现了许多打制石器。其原料多为石英岩砾石,制作方法和类型与铜梁旧石器地点的石器相似。在资阳市雁江区鲤鱼桥一带与资阳人时代相同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植物化石,有树干、树叶、种子、果壳等。研究表明,当时的地貌和今日相似,气候则较温和温润。这些新的发现,使人们对“资阳人”的文化及生活有了进一步了解。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zhuer

张丽珠(2016-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