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诗帅——周渔璜

家乡区县: 贵阳市花溪区

周渔璜,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渔璜22岁乡试第一。三十三年(1694年),29岁时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六年(1697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四十四年(1705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四十九年(1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读。五十年(1711年)简任顺天学政。五十一年(1712年)升侍读学士。五十二年(1713年)晋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检阅浙江、江南两省兵。五十三年(1714年),终因操劳过度,年近半百即逝世于任上。

周渔璜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在清初中国诗坛有很高的地位。他幼年即工诗,十四五岁时,曾赋《灯花诗》一首,传诵乡里。清初中国诗坛门户之见陋习严重,他不为所染,博采众长,终于独树一帜。他的诗以新、奇见长,在京城二十多年,初以一首《万佛寺大钟歌》,瑰丽特出,名城震京华。万佛寺大钟即华严经大钟。

周渔璜17岁中举,23岁取得贵州乡试第一名。30岁金榜题名,中三甲进士,以优异成绩被选入翰林院,后来晋升“赞善” “待读学士”等职。他充当过皇宫内庭的“日讲起居注”官,最后任“詹事府詹事”,是康熙皇帝近臣,人称“周宫詹”。

康熙皇帝曾问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当代诗人数谁?陈廷敬回答:要数周起渭(渔璜)和史宇义(蕉饮)。可见周渔璜当时在全国诗坛上已是数一数二的顶尖诗人。晚清"西南大儒"郑珍在瞻仰周渔璜的遗像后赞说:"诗当康熙,如日正中。起问汉大,惟渔璜公。桐埜一篇,眉山放翁。经纬宫商,继盛长通。"他认为周渔璜是继承盛览(长通)之后,堪与苏东坡(眉山)、陆游(放翁)媲美的诗人。周渔璜的诗造诣很深,成就很高,当代美术大师刘海粟在《诗人周渔璜小传》中称他为"黔中诗帅",认为"这位开一代风气的人物,论学术成就之高,阅历之广,反映民间疾苦之深,他不如郑珍(子尹)、莫友芝(郘亭)、黎庶昌(纯斋)(黎在刻画生民多即方面不如郑、莫),而才气或在三家之上"。

他为官清廉,奉公守职,是一位难得的贤吏。他奉命主试浙江,出任过“顺天府学政”。他秉公持正,优选贤能,正直不阿,不惧权贵,不怕顶头上司的压力。他宦游京华二十年,最显达的日子是“代天巡狩”,以天子的名义祭奠禹陵,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检阅江淮军兵。他严肃操守,注重实绩,敢于揭露克扣冒领军饷的劣行。所行政事不仅为皇上和大臣们赞赏,而且为老百姓所称道。

我是贵州商学院的管顺芳,正在参加大学生网络营销能力秀:http://www.wm23.cn/guanfnag

泡沫(2016-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