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历史名人(2)

家乡区县: 枣庄市薛城区

6:兼爱非攻思想的墨学大师“墨子”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dí),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任职,出生在小邾国(今山东枣庄山亭区)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

小邾国里的平民圣人--墨子,小邾国虽小,但这里出了一个光照千秋的“圣人”。毛泽东曾称赞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是“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

辞官不做的他却给自己留下了一大串“头衔”: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人就是墨子。在春秋时期,现在的枣庄滕州市属于小邾国的疆域,在这里诞生了平民圣人墨子。

7:建筑学的鼻祖“鲁班”

枣庄市山亭区“小邾国”涌现出墨家学说创立者墨子、。誉“鲁君子”之称并与孔子“同圣”的中华伟人左丘明、。工匠们的祖师爷鲁班等著名历史人物,享有“东方君子之国”称号。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小邾国人,故里山东枣庄,“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8:凿壁偷光的“匡衡”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匡衡勤奋好学,终凭一己之力,位极人臣,是标榜让青年人学习的楷模。孰料位高权重之后他也走上了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路,外斥异己并对有污点的陈汤(其奏章中首现“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名言)以及众多功臣进行打压。可见凿壁偷光的匡衡,也不能尽学之啊~

9:广招贤客的“孟尝君”

田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四公子之一。因封于薛,今山东枣庄薛城区。又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秦昭王时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后为齐闵王相国。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齐闵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闵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襄王立,孟尝君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亲。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10: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贾三近”

金瓶梅的作者贾三近,山东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人,字德修,号石葵,别号石屋山人,又称太史氏、兰陵散客、宁鸠子、贞忠居士等。他在著名的峄县(枣庄)万亩石榴园内的石屋山泉写出了惊世核俗的“金瓶梅”这本奇书,是中国言情小说的开山鼻祖,贾三近一生历经明朝三帝,他生于嘉靖,仕于隆庆,卒于万历。贾三近负经世之才,是一个敢于直言的政治家。 注;枣庄的前身是兰陵县.兰陵郡.峄州.峄县演变而来。治所在峄城区驻地。
关于贾三近的文学成就,有一说,因峄县古称兰陵,贾三近的兰陵籍和他的仕途经历及个人爱好,又为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据今人考证,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即为贾三近(也有人考证是其父贾梦龙)无疑,原因有三条:一是贾三近为兰陵人;二是《金瓶梅》写了明朝真正的历史,而贾三近一生则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并且为当时大名士;三是《金瓶梅》一书所使用的方言多为峄县方言。考证者认为,贾三近著《金瓶梅》的目的是借宋喻明,一抒胸中愤懑。为隐其身份和真实姓名,遂以兰陵笑笑生为名。当如是,贾三近则不但为一代名臣,而且是中国言情小说的开山鼻祖,当为世界级的一代文学宗师。

图为贾三近在枣庄市台儿庄古城的旧居,旧居分大门、牌坊、客厅、卧室、书房、金瓶梅书籍博物馆组成。这座建筑至少存在了300年,考古价值巨大。

201403020217(2016-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