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汤面,其特色如其名,汤如奶汁,色白而浓却不腻。汤以猪骨熬炖而成。熬炖前先把“棒子骨”(即腿、胫骨等),反复漂洗干净、入沸水锅中炖开片刻,再进行漂洗,然后将骨捣断,用大火熬炖,直到汤浓成为乳白色。调味品主要是胡椒粉,味精和用菜油拌炒透的食盐。食时,以奶汤注碗中,捞入煮好的细面条,加上面臊子。吃时伴以酱油和切碎的鲜青海椒,或“钵钵鸡”(即凉拌鸡片)就是。由于碗内不加红油海椒,所以本地也呼之为“清汤面”。属于价廉味美,营养丰富的晨餐小吃。
奶汤面是邛崃的地方传统食品。即用新鲜猪骨、猪蹄、香肘、鸡炖成香味浓郁的奶汤,将其盛入碗内,配以佐料,加入煮熟的水叶面即成。民国时期,经县人麻子(本名艾春廷,因身体肥胖,生性随和诙谐,好与人开玩笑,故称。)经营发展,名已有60多年历史。现在县境内经营该食品的有数百之多。而且在品种方面也有进一步发展,如加鸡丝绍子的叫成“鸡丝奶汤面”,如三鲜绍子的叫“三鲜奶汤面”等。彭月明在继承这一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因精工细作,诚实经营而独占鳌头。一位因去台湾而阔别家乡四十多年老人,特地到彭月明店吃奶汤面,食后赞不绝口:“这才是真正的家乡奶汤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