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的加减

家乡区县: 湖南省长沙县

父母和子女直接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可以温馨也可以沉重。而今天我想说过,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爱的加减法。
也是无意中想到这个话题,就在今天和父母微信聊天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进入大学三年,我对父母的牵挂和联系一直在减少,想到这里心中不由的难过,后来就想谈谈这个话题,关于父母对子女的爱。
父母对子女的爱从子女的1-20岁左右开始依次做加法,而子女对父母从子女1-20岁左右开始做减法。
因为话题从自身开始发出,所以我先以自己为例,我一直是一个很乖的小孩子,对父母虽算不上言听计从,可也从不会明显着的忤逆,所以从小特别依赖父母,作为一个女孩子,到六年级还没学会给自己扎头发,到高中还没有学会自己买衣服,这不是我爸妈宠我,真是因为依赖,可是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不管再怎么依赖,你和父母之间的这种牵绊都在做减法,你甚至都无力挽回什么,而父母对你的依赖则随着你年纪的增长开始增加。
为什么我会说我在减少而父母在增加呢?难道是因为我是白眼狼?没良心?如果谁这样说我肯定不同意,相信大多数人也不会同意,而他们更加不会承认自己不爱自己的父母,或者对父母的爱在减少的,可是事实就是这样。
小孩子1-20岁时成长发展时期,从懵懂无知到逐渐懂事,我们接触到的越来越多,懂得也越来越多,我们开始喜欢上不同的事物,不再局限于需要父母的爱,不在觉得拥有父母就拥有全世界,抱怨自己家庭不好,父母给的不够的也大有人在,而与此同时,我们的父母呢?
据网上调查数据可知,中国人现在平均结婚年龄在27岁,结婚后生子是我们的传统,排开特例不说,大概平均成为父母的年纪在28岁,基本上事业稳定,生活无大忧了,才会选择结婚生子,有了后代以后就会精心培育后代,这个时候生活的圈子和遇到的人基本上稳定了,目标大概也就固定在了养育后代,渐渐的,父母对子女的依赖就加深了。
中国式父母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也可以说是一个悲哀的存在,因为中国的传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天下太平,普通的父母无国事可忧,自然一门心思放在齐家上面了,而子女又是家的根本,所以父母对子女的爱日益增加也不为过。
可是子女对父母的爱的减法,应该吗?
之所以会想谈这个话题,坦白说因为愧疚,大概也是因为感性,其实我敢说我做的比同龄人好,可是我依然愧疚,因为我再努力都阻止不了我对父母爱的减法。
总是在网上看到新闻说,某某地方子女因什么伤害父母,甚至因为父母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而对父母拳脚相加,这个应该吗?
因为父母的爱在做加法,渐渐的身为子女的我们就觉得那些爱是理所当然,也觉得自己对父母爱的减法也情有可原了。甚至一些琐事就可以让你忘却对父母的承诺,这应该吗?
就大学生而言,每个月因为需要生活费或者生活费不够而打电话回家,因为遇到麻烦而想到父母,什么时候对父母的主动联系是因为挂念呢?
对,年纪在增长,需要做的事情多了,忙了,忘了,可是真的有重视过吗?就觉得父母给予的都是应该的,反正父母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不会改变,不需要挂念吗?有多少人想过,这么多年你千遍一律的学习生活他们从没有缺少过挂念?
年纪大了,心大了,装的东西多了,父母是不是就挤出去?还是觉得父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只要你一回头就在呢?这些我都有过,那是20岁之前的我,现在想想,真的很可恶,虽然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都知道,可以前我真没有那种危机感,总觉得来得及,可我感觉到了父母的苍老和疾病,亲眼看着自己在成长,甚至感受到了自己的心开始衰老,所以我想挽回我对父母的爱。
为什么我会说父母对子女的爱从子女的1-20岁左右开始依次做加法,而子女对父母从子女1-20岁左右开始做减法。是因为我希望,到二十岁以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可以共同促进,就从我自己开始吧!

周优(2016-11-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