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饭的魅力

家乡区县: 西安市长安区

蒸饭,一种五香大骨汤.大油与白米红豆传统工艺烹饪而成,清荷香味 奇特美食,长安独有,他处无卖,每年农历十月长安区滦镇、东大、五星等70多自然村一年一度的“蒸饭会”陆陆续续的来到了,经过一夜的慢火焖制,那蒸饭的香味也随之飘散开来,迅速弥漫全村。

长安独有他处无卖,这手艺也渐渐要退出舞台了,水稻田越来越少,会搭蒸饭的老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又不愿意学。真心希望这种民间传统手艺能一代一代传下去。

奇特美食,长安独有他处无卖,你妈叫你回家过会咥蒸饭!每年农历九十月长安区滦镇、东大、五星等自然村一年一度的“蒸饭会”陆陆续续的来到了,就像过年一样热闹,村民们用这一传统的美食招待四方亲朋好友。经过一夜的慢火焖制,天蒙蒙亮时,家家户户打开用荷叶包裹的蒸锅,那蒸饭的香味也随之飘散开来,迅速弥漫全村。

长安蒸饭古村会起源

蒸饭会广泛流行于长安沣河和高冠河周边地区。包括滦镇街办,东大街办,五星街办涉及70多个自然村,都有吃蒸饭的习俗。蒸饭会已有上百年历史,最初起源于农耕时代农忙前后,人们对农作物种植收获期间的相互帮助,而最终形成的一种在固定时间内走亲访友的一种形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古村会内容也极为丰富。尤其在沣河两岸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农耕方式,南边紧靠秦岭,西边紧沿沣河,具有美丽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丰厚的民间文化底蕴。正因有这独特的地理环境,早在3000多年前这里就有种植水稻的习惯。每年秋分时节,亲朋好友互帮互助共同收割,共享丰收的喜悦。

追花糕兴于汉,盛于宋。明浓榜《苑暑杂记》记载“用面为糕,大如盆,铺枣两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西留堡村古村会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一,从农历八月初三开始准备。古会那天有唱大戏,吃蒸饭(地方特有),追花糕等习俗。蒸饭也叫长寿饭,蒸饭会是每年农历十月十一,俗称十月会。

沣河两岸周边十月会,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搭蒸饭追花糕的传统习俗,其基本特征如下:

1、伴随古村会的兴起,对忙前人们对农作物的种植和忙时收获呈现出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重要意义。

2、追花糕的这一传统体现了民间妇女情愫和繁衍生息有关的文化现像。

3、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地位。而且我国传统农业大国,饮食文化便具有更加特殊意义。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在饮食上寄托了种种美好的愿望。

4、对探讨民俗学和区域文化资料来说,蒸饭会正是体现了:“百里而异习”的说法。

sir(2017-07-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