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家乡的特产,不得不说家乡的蒿子粑粑,蒿子粑粑又称蒿子馍。主要以野生的蒿子、米面、腊肉为原料精致而成。口感香脆,带着蒿子的清香,味鲜色美。蒿子粑粑于2014年5月30日安徽特色美食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中出现,从此这道属于江淮,江南地区的特色小吃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吃蒿子粑粑可以“巴魂”,不过个人觉得,传说也只是传说,可能是因为三月份季节的蒿子做出来的粑粑更好吃吧。所以这个季节也是家乡吃蒿子粑粑的最好时机。
家乡人蒿子粑粑最初以用米面为原料,从田野山地里采会蒿子,用水洗净,然后揉搓,将绿色的水搓出来,这样可以去除蒿子的苦味,当然了这个蒿子水不能搓得太干净,否则做出来的粑粑也就少了蒿子的香味。然后用刀将蒿子剁碎,放进锅里焯水,接着放进去作料,盐、味精等调料。把事先切好的腊肉丁进去,最后放米面,再用锅铲搅拌均匀。一切都弄好之后用器皿装起来,开始做成粑粑,做好的粑粑,可以用油煎,也可以炸出来吃。家里人还是喜欢用油煎,煎到一面起了“壳”这样美味的蒿子粑粑就出锅了。
蒿子粑粑吃起来糯糯的,咬一口,香脆中带着蒿子的清香,让人百吃不厌。近年来,家乡人也开创出了蒿子粑粑的新吃法,直接用糯米为原料做成粑粑,这样粑粑吃起来也美味,不过个人还是偏向于米面做的粑粑。
早上配一碗小米粥,吃几个蒿子粑粑就是一顿丰盛的早餐了。家里人总喜欢做这些粑粑送亲戚朋友,他们收到礼物也跟高兴,我想毕竟是家乡的特产,无论山珍海味有多么好,到底家乡的特产也毫不逊色吧。我爱你蒿子粑粑,美味的江南小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