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饮食以粮食、肉食、奶食为主。在农区,饮食大体与汉族相同;在半农半牧区,粮食、肉食、奶食兼而食之;牧区则以肉食、奶食为主。一日三餐,早上喝奶茶,吃炒米;中午和晚上则吃肉食和米面熟食。
炒米是蒙古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吃法很多。可用黄油、奶皮、白糖拌着吃,香脆可口,味似芝麻糖;用奶茶泡着吃,则另有一番风味,若再加上黄油或奶豆腐,味道就更加香美了。炒米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高,耐饥,所以,有“暖穿皮子,饱吃糜子”一说。
奶食,蒙语为“查汗伊德”,是纯洁、吉祥之意。奶食分食品和饮料两种,食品有6样,即: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黄油、白油、奶皮子是牛奶中的精华,其味纯香,营养丰富,乃招待贵宾之佳品。奶豆腐、奶酪是出牧、狩猎、旅游必备品。奶果子则是饮茶时的家常食用品。饮料主要有3种,即奶茶、酸奶、奶酒。奶茶具有解渴、充饥、助消化的功能,是蒙古族不可缺少的饮料。酸奶有生津、止渴、解热、清署的作用,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对肺结核和胃病有一定疗效。奶酒无色透明,醇香甜美,可益智提神,是招待贵宾的佳酿。
肉食是蒙古族的主要食品,以食牛、羊、驼肉为主。食法很多,仅羊肉就有10种之多,其“手扒羊肉”、“羊背子”、“烤羊肉”是比较上讲究的。
“手扒肉”,是将全羊切成若干块,白水下锅,不加任何作料,水沸后出锅,肉香味美,鲜嫩异常。吃时,用蒙古刀割、刮、剔,用手扒着吃,故名“手扒羊肉”。
“羊背子”,是将全羊由脊背第七肋骨至尾部割为一段,再割四肢、头、颈、胛各为一件,带尾入锅,煮熟捞出,将全羊的各部拼成原样盛在大铜盘里上席。念唱完放羊背子的赞词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将肉割开,吃时先从尾巴开始,每人用蒙古刀从羊尾上割下一条吸入嘴里,然后吃其它部位的肉。
烤全羊,将一只整羊放入烤炉内烘烤,色味俱佳,可称上等佳肴。客人入座后开始喝酒,先上奶食品和羊内脏调制的冷盘;片刻,上若干以牛羊肉为主的热盘。正当客人饶有兴味时,再上民族风味的饮料马奶子,每人一杯,这是要上烤全羊的信号。少许,两名厨师将一只头朝前,后腿变曲的臣一式烤羊放入长方形盘内,端到首席前接受检点。此时,宴会主持人向客人介绍烤羊的过程。尔后,厨师再把羊抬至各席间,让全体客人过目后撤回厨房。厨师先用刀把皮层肉切成半寸宽、2寸长的条,盛于大盘内,上到各桌。然后再把贴骨肉切好上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