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笑冰,现任宽城满族自治县峪耳崖小学校长。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至1997年历任宽城县人大代表,1998年至今历任宽城县三届、四届、五届政协委员,中共承德市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党代表,中共河北省第五次党代表。
马笑冰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事迹分别写入《中国教育名人辞典》、《中国改革功勋》和由江泽民亲笔题名的《中华魂•中国百业英才领导大典》。他连续30余次受县、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先后被评为“县级拔尖人才”、“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少边穷地区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获“中国改革功勋奖章”、“人民教师奖章”、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特级教师”,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2006年,被评为中国新闻人物。
1978年,他在偏僻的大庙沟小学任教,他不仅以校为家,还把家当作学校。冬天,教室缺门少窗,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他就把自己家当作学校,没有黑板,就把面板翻过来代替,同学们有的坐在炕上,有的坐在椅子上,座位不够,他就把亲友,邻居家的椅子搬来,就这样他整整坚持了五个冬天。
在学生眼里,他既是老师、保姆,又是勤务员。哪个学生有困难,他都伸出热情之手。学生刘小军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母亲抛弃刘小军改嫁,小军成了孤儿,无家可归,他就把小军接到自己家,和自己一起吃住,他让妻子为小军做衣服,这期间的书费、杂费全是他负担,在马笑冰的精神照料下,刘小军顺利升入国办中学。没有了爱,就没有了教育。学生王海军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一次放学路上,王海军摔折了腿,为了不耽误海军的学习,马笑冰每天往返七、八里山路为海军补课,伤势刚刚好转,他就派学生接送王海军上学,上厕所都是他背着去,经过两个月的精心照顾,王海军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国办中学。
十几年,马笑冰行程上万里,走遍大庙沟的沟沟岔岔,访问了所有学生家长,他还收留外村学生70余名。连续10年,他教的毕业班的成绩历年都是第一。
1998年铁矿老板多次聘请他为大山铁矿的管理人员,年薪6万元,赠送一辆小轿车,都被他谢绝了。特别是他被评为河北省特级教师后,上海、大连、深圳等学校多次高薪聘他,他却没有动心,决心为山区的教育奋斗一辈子。
教书育人是他心中的理想,三尺讲台是他人生的追求。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教学研究上,他教学方法活、理念新,是全县教师的楷模。他为市、县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60余节,听课教师达3万余人次。他讲的《圆锥的体积》一课,获承德市一等奖,教师风采演讲《每当走上讲台》获河北省第一名,成为全省教学标兵。2001年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他两次为来自全国各地教师作课,受到国家教育部及东北师大领导的好评,并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学员。他主动承担国家“十五”期间的教研课题,他撰写的《小学数学问题自主解决策略研究》等2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刊物上发表。他被聘任为全国数学理事会理事,河北省德育理事会理事。
1990年马笑冰任峪耳崖小学校长,上任时学校只有300元现金,还没有实现“一无、两有、八配套”,27间校舍年久失修,已很破旧,重建校舍迫在眉睫。作为学校领头人,他把创办一流办学条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他的艰辛创业,1990-1995年峪耳崖小学建起了三座教学实验楼,又筹措20余万元建起了标准的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少科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并按省办一类标准配备了各种仪器,创建了承德市一流的办学条件。
人常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马笑冰始终坚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教师,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亲自率领全校教师采撷百家名师之精华,加强基本功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训练。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在学校年轻教师中开展“师带徒”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他这位“校长师傅”每星期都与他的“徒弟”一起备课、听课,共同探讨研。在他的带动下,峪耳崖小学一直是全县小学教育的排头兵。
而这位些非凡成绩的获得者却只有一只手,更让人们敬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