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扬州方言为基础的弹词系统曲种。原名弦词。流行于江苏扬州、镇江、南京和苏北里下河一带。扬州弹词和扬州评话属于姊妹艺术,弹词形成较晚,约始于明末清初。
扬州弹词,原名弦词,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及苏北里下河地区,是与苏州弹词并称的曲艺曲种。表演分单档和双档两种,单档一人说唱,以三弦伴奏;双档二人对唱,乐器为三弦、琵琶。
扬州弹词表演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讲究字正腔圆,语调韵味。其说表多用扬州方言,起角色时也用外地“码头话”,以区别和刻划人物。双档演出,二人相应配合,以不同人物的口吻、声调对话,一人侧重叙述,一人侧重唱曲。
对于扬州弹词的专门论述,实际上只见于《说书史话》和《扬州曲艺史话》二书。《说书史话》(陈汝衡著)中有《弦词》一节,以简略的篇幅介绍了扬州弹词(也即弦词)的历史、音乐、书目、艺术、演员,但全文不足千字。《扬州曲艺史话》(韦人、韦明铧著)中有《扬州弦词散论》、《关于“张家弦词”》两篇,对扬州弹词的名称、起源、史料、书目、音乐、艺术特色以及张家弦词的传承系统、艺术造诣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两文长达三万字。但对于扬州弹词这一曲种来说,研究的课题仍然很多。 本文拟谈三个问题,即:柳敬亭与弹词的关系;弹词中的扬州;历史上的弹词曲调。这三个问题恰好与扬州弹词的历史、书目、音乐有关。我希望通过对于扬州弹词发展史的研究,给扬州弹词在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