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漠阳江概述

家乡区县: 阳江阳春市

 简介

 漠阳江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发源于阳春市云雾山脉。贯穿阳江市阳春、阳东、江城等三个县(市、区)。在阳东县北津港注入南海。主要支流有:云霖河、西山河、那乌河、马塘河、蟠龙河、潭水河(漠阳江最大的支流)、大八河、那龙河等。平均实测河川年径流量为82.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6.5亿立方米。源头地区为岩溶地貌,旅游资源丰富,中下游为农业产区。水利资源丰富,建有多处水库、电站及引水工程。洪涝灾害较为频繁。

漠阳江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发源于阳春市云雾山脉。贯穿阳江市阳春、阳东、江城等三个县(市、区)。在阳东县北津港注入南海。地处于东经111°16′—112°22′,北纬21°46′—22°42′之间。流域总面积6091平方公里,河长199公里。

主要支流有:云霖河、西山河、那乌河、马塘河、蟠龙河、潭水河(漠阳江最大的支流)、潭水河、大八河、那龙河等。
多年平均实测河川年径流量为82.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6.5亿立方米。
据阳江市环保、水利、卫生部门对地表水的检测,漠阳江除阳江市区和阳春市城区部分河段外,其余河段水质均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


流域环境

漠阳江流域的地势由北向南倾斜,背山面海。流域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河谷狭窄,溪流多,比降大,水流急;中游为狭长的河谷盆地和小平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山簇拥,湖山相映;下游地形以丘陵和小平原为主。流域地形高差悬殊,流域河床平均比降0.49%。流域地质由花岗岩、砂页岩、砂岩、片岩和石灰岩等组成。流域内山体完整,土层较深,植被良好,无严重水土流失现象。山间盆地土层单薄,表土干旱贫瘠。地质构造以华夏系、新华夏系为主,断裂构造发育,地震属7度区。

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季风及热带、副热带高压气候影响,气温变化小,年平均气温23℃,年平均日照达2000小时,全年无霜期约350天,偶有低温霜冻。
流域内水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2199.5毫米,有云雾大山和望夫山鹅凰嶂两个暴雨中心。雨量地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水量2900毫米,最小年降水量1500毫米,雨量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4~9月雨量占全年70~85%。


水旱灾害


漠阳江流域背山临海,有众多的山口,为暴雨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流域内又是冷暖气流交接静止地方,是华南暴雨中心之一,洪涝灾害频繁。流域地处南海之滨,受台风和咸潮的威胁。由于降雨时空分配极不均匀,流域内也常出现旱患。在涝灾、风灾和旱灾中,以洪涝灾害尤为严重。

据历史记载:1458年(明英宗天顺二年)至1949年,共发生重大洪涝灾害24次。其中,1516年(公元明德正十一年)特大暴雨,县志记载:“积雨旬日,壬戊夜潦暴涨,坏公私房屋数千间,城崩殆尽,毁民田无数,时二熟不登,民大居困”。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县志记载:“四月大水,暴雨迎潮,水深八尺,西门外旦场,华濠一带,民房崩陷者七百余家,白沙顶、麻布演、津头朗等村庐舍淹没殆尽”。“庐舍淹没殆尽”,就是水位已达房屋檐口以上。
1922年7月14日漠阳江出现的特大洪水,俗称“大潦王”,春城水位达17.02米,双捷站水位9.2米,阳江站水位4.18米,漠阳江两岸一片汪洋,房屋崩塌甚多,农田失收,灾后求乞者众。当时堤围矮小单薄,只能抵御一般小洪水,洪水都是漫滩而过,消退较快,洪涝相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漠阳江的最大洪水是发生在1981年10月5~8日,受台风影响,漠阳江中上游降特大暴雨,圭岗最大24小时雨量425.8毫米,据双捷水文站水后实测,流量为4390秒立方米,超过50年一遇洪水,漠阳江两岸除埠场联围外,堤围全部崩缺,缺口979处,长36.81公里,水淹村庄700多处,冲崩房屋3.4万间,灾民20多万人,死亡47人,淹没农田3.8万公顷,损失稻谷2亿多斤。

水利开发

1949年前流域内水利设施十分落后,堤围低矮单薄,没有蓄水水库,仅有少量临时水陂引水,洪、涝、旱灾害频繁,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二十世纪末,兴建了拦、蓄、引、排、灌等防风、防洪、防旱工程5000多项。其中大型水库2座,即大河水库和东湖水库;中型水库11座,大、中型水库总集水面积为(548)平方公里,小型水库202座,总库容为12.372亿立方米。主要排涝工程有漠西排涝工程、中心洲排涝工程、埠场排涝工程、马南垌排涝工程以及一些小排渠和电排站等,兴建引水工程3385项,引水流量92秒立米,其中大中型引水工程有双捷拦河坝、红江拦河坝、西山陂和响水陂等,还建有电排灌站和涵闸工程一批,这些工程对防风、防洪、防涝、灌溉发挥了巨大作用。

漠阳江龙舟比赛
,是广东省四大传统手工业基地之一,经济发达,小刀、漆器、豆豉被称为“阳江三宝”。阳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阳江风筝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南有阳江,北有潍坊”,国家体委已命名阳江为“中国风筝之乡”。阳江风筝种类繁多,制作工艺考究,其中“灵芝”风筝、“百足”风筝最具特色。每年端午节前后,阳江都举行龙舟竞赛,群众在漠阳江东干流逆水赛龙舟,赛后,龙舟会被埋在河(湖)边,次年四月出土再用。

漠阳江,广东省径流系数最大的河流,达75%。发源于省境云浮县西南大云雾山南侧,初向西南行,流经阳春县马南山后,转90°折向东南,在阳江县的北津流入南海。干流长169公里,流域面积6042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 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0条。

       漠阳江的西面和北面有天露山等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使来自海洋的季风和台风在山地前缘产生大量降雨。漠阳江谷地以雨量丰沛著称,年降水量达1800~2000毫米,且暴雨强度大,是广东的暴雨中心,日暴雨量常达400~600毫米,致使河流径流系数大,暴雨径流特性 漠阳江非常突出,流量分配极不均匀。极端最大流量值出现的月份和月均最大流量的月份不一致,各月流量的极端值和月均值相差很大,月内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可相差40倍。受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匀影响,漠阳江一年中相应有两次主要洪峰出现,除夏季6、7月有一次外,9月再出现一次。

Xing(2014-05-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