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本选择
理由:自己家乡的一种特色小吃,2014年上大学至今已经4年多了,也去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地方小吃,剪粉就是我的乡愁,于是想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关注它,让它走向全国,让夜郎属地出来的流浪人儿不再有乡愁。
二:调查结果
通过百度搜索,了解到了安龙剪粉的一些具体信息,首先介绍一下安龙县这座小城。
安龙地处黔、滇、桂三省区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中,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贵州省唯一建立过皇都的地方,是贵州省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三千年历史、三百年荷花、三十处胜景”的美誉;也享有中国饭店协会授予的“中国剪粉之乡”的殊荣。
关于剪粉的故事——传说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手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大将岑彭的子侄与部将奉命率部南征。其先锋部队到达今南盘江北岸,湍急的牂牁江拦住了南征部队的去路。部队士兵一时无法适应南盘江畔湿热的气候,战斗力明显下降。面对滔滔南盘江,炎炎夏日的焦燥里,其先锋将官一筹莫展、寝食不安。便向当地村名下达进献开胃美食的命令,要求当地土民必须进献一道美食,让他清爽开胃,否则就要将驻地周围的土民全部杀死。面对无理的将军,为了挽救四乡八寨乡民的生命,一位年轻的后生自告奋勇,将家中仅有稻米打磨成浆,上笼蒸制成薄薄的粉皮,裹以刚刚烤熟的新鲜野猪肉并配以各种佐料,制成筒状进献给这位先锋官。先锋官尝了这一筒状食物,当即觉得清凉爽胃,美味可口,一解多日来的烦闷和焦燥,连声称赞好吃,对进献美食的勇敢后生给予丰厚的奖赏。于是,他命令将军营里的稻米全部打磨成浆,蒸制成薄薄的粉皮,配以佐料分发全军将士食用,全军将士也由此消解了炎炎夏日里的烦闷和焦燥,战斗力明显增强。当天夜里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伐竹为筏,带领部下夺取了两岸的全部郡县。从此,这一用米浆蒸制而成的食物,便流传开来,成为了安龙今天的特色小吃——剪粉。
对于剪粉,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平台的兴起,剪粉也进入了网络销售的平台,通过百度搜索,可以了解到具体的详情,在淘宝上也能找到具体的商家,但是详细了解了一下店铺该产品的销量,发现月销量不过仅仅30来笔,均算下来不过一天一笔。
通过百度搜索,也能了解到安龙剪粉的一些宣传信息,但更多是简单介绍剪粉种类,缺乏详细具体的宣传,一种小吃,一个产业,对于安龙剪粉目前仅仅局限于线下营销,偶有些许的网上销售也缺乏宣传力度,通过资料查询,安龙剪粉这一特色小吃曾被CCTV“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特色栏目报道过,但起色并不明显。近年来,随着安龙县综合实力的提升,县城内餐饮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2016年,全县餐饮业已累计完成营业额12773.6万元,同比增长38.0%。安龙县经登记备案的剪粉加工作坊共300余户,剪粉销售门店512户,夜市剪粉摊位100余家,餐馆260家。
然而数量庞大,缺是“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的现象,在相互竞争的同时缺乏创新,不断消耗已有的客户资源,形成了现在发展平淡无奇的局面。
三:存在问题
缺乏统一,同类型餐饮名店较多,鱼龙混杂,容易给慕名而去的食客留下不好的影响。
缺少创新,特色剪粉点几乎没有,更多的是随意的夜晚路边摊,没有高大上的感觉,形不成高端消费。
宣传不够,没有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缺乏有影响力的代言宣传和推广,不能吸引投资商开发。
四:最优方法
统一整合,形成大型的连锁品牌,加大营销手段,将这一小吃推广到全国甚至更远地方。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推广,同时依托地方旅游资源,打造平民消费和高端消费两种品牌,给慕名而去的游客留下高大上的印象,同时利用当前的“网红”资源进行线上营销宣传,吸引外地游客,寻找投资商进行投资,进行包装和运程销售,让剪粉走出安龙,走出贵州。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