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英才辈出,文人荟萃。
5000多年前,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县烈山,他教人们制耒耜、植五谷,开创了农耕文明。
1978年,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在擂鼓墩出土,改写世界音乐史,同时出土文物1.5万多件,9件为国宝级。
2011年,随州经济开发区淅河镇叶家山,发掘出文物700余件套,主要是青铜器、原始青瓷。墓葬比曾侯乙墓早500多年。
考古发现,随州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50余处,新石器时代文物达几千件。淅河西花园出土的阴阳鱼太极园图案,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最早的太极图,阴阳的分界就是北斗七星的形状。
春秋初期随国大夫、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季梁生于随州,比孔子早150年,首次提出“民为神主”的思想,被唐代大诗人李白称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
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等在大洪山一带起义,反对王莽政权,陈牧与廖湛率千余人在平林(今柳林古城畈)响应,史称绿林军起义。
隋文帝杨坚发迹随州,建立隋朝,杨坚故居遗址位于白云山。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慕名游随州,写下了“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千古诗句。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随州居住20年,留有五眼桥、八角楼等遗迹。
元朝有农民起义军领袖明玉珍,建立大夏国。
明代著名谏官杨涟乃广水人,因弹劾魏忠贤24条大罪,被诬陷,惨死狱中,后平反昭雪,谥号“忠烈”,有《杨忠烈公文集》。
武当派鼻祖张三丰曾在桐柏山修真。佛教传入桐柏山则始于隋唐,昌盛于清。乾隆四十九年,临济宗大和尚端德创太白顶云台禅寺。云台寺前殿供道,后殿奉佛,佛道合一,有“南普陀,北云台”之誉,为全国佛教圣地之一。
1939年,李先念率领鄂豫挺进纵队进入随州地区,开辟白兆山根据地,在洛阳九口堰建立师部。1984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亲笔书写了“国民革命军陆军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1985年九口堰纪念馆建成。
2011年,大洪山金顶开光,慈恩寺重建快速推进。大洪山慈恩寺,始建于唐代,香火鼎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