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饶阳十景之浩浦凝波

家乡区县: 衡水市饶阳县

     “浩浦凝波” 的地址,据1998年《饶阳县志》载:在城东十五里南北岩村西,浴称深洼(683页)。但真正地址应以乾隆《饶阳县志》为准,浩浦凝波,在南岩村西,俗称深洼旧钟雨水,顺治初,河流澄波万顷。南北岩与南岩,一村在滹沱河北,一村在河南,两村相距十余里。
饶阳县水旱灾害不断,与滹沱河改道频繁有关。自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起,有时流经深州、丠州之间,而在永乐+二年(公元1415年)时,滹沱河竞南泛丠州城。到第二年,即永乐+四年(公元1416年)经由衡水县北部五花营流入漳河与滏阳河混道。这就是当地民众常说的“南不过衡(衡水县),北不过平(安平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滹沱河与滏阳河分流开始走北线,但河道仍不固定。
清顺治二年,(公元1742年)刘世祚(山东临清州选贡)到饶阳任知县,开始治理水旱灾害。他组织服劳役的500多名民众,当年挖了罗家屯、富村、小屯(屯里)、合方等七条新沟,史书称“新开沟” 。其中两条沟的开挖形成了饶阳又一新景。一是小屯沟广7尺,深5尺,长6460弓。自小屯之东,经崔村、留吾、合我、合束、召市,在南岩之西入吕汉河(即滹沱河)。二是合方岔沟,广7尺,深5尺,长1150弓,自合方东北经南岩村北,东至献县三角村,入老羊河,以分流小屯沟水势。
小屯沟和合方岔沟开通以后,南岩村的西部北部水势浩荡,波起云涌,宽宽的河水碧波荡漾、水流遄急,在夕阳的映照下,河面像颗颗闪着金光的红宝石,悬浮于碧波粼粼的水面,溅起涓涓涟漪。夏秋之季,芦苇遍野,荷花盛开,天上鸟鸣,水中鱼游,颇似江南水乡。南岩村变成了沟渠入河的地方,浩浦凝波新景就这样形成了。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饶阳县大旱,新开沟断流,这一古景永远消失。

小怪物(2014-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