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庄浪县名俗风情

家乡区县: 甘肃省庄浪县

民 情
明《平凉府志•庄浪县》称:“民风淳质,力农不谙技艺。士无伪习,然亦未扩其所受。第征徭日繁,财货是急,颇浇诈趣利矣。”
清康熙《庄浪县志》称:“俗尚简朴,不事浮华。男勤务农,女勤织褐。不通贸迁,不作佛事,卓有古风。然深信巫觋,好争讼,此其俗之所偏。”
乾隆《庄浪志略》称:“庄邑土瘠民贫,一切岁时伏腊,冠婚丧祭,务从质朴,尤有唐魏之遗风。”“婚礼不索财,亦不论厚资。庆贺不尚厚礼,设席亦不尚丰。”
又乾隆《静宁州志》(水洛、朱店等18个乡镇时属静宁)称:“民性刚直,好施尚义。业农颇勤,广与孳牧,能纺褐毯。善养马,尚气力,亦好音乐、歌谣、饮酒。”
庄浪人民顽强生息于穷山僻壤,受传统文化涵养,造就勤朴诚实的习性,吃苦耐劳,省吃俭用,淳厚戆直,重情尚义。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和宥于自然经济,安贫克己,进取精神不足;墨守成规,接受新事物较慢。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下,走社会主义道路,艰苦奋斗,建设家园。改革开放以来,注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活力,解放思想,改变观念,进一步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以空前规模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军。
(资料来源: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庄浪县志》,中华书局出版。)
宴席
家庭待客宴席有十碟十碗、八碟八碗、苫碗、头脑菜等,原多无行菜(亦称“酒菜”)。近年兴起,有的多至8—12道。
十碟十碗盛行于南部。十碟为饮酒菜,一般四肉四菜二干果(油煎面食)。十碗为佐饭菜,一般四烀肉二丸子二稀菜二凉菜。
八碟八碗盛行于北部。八碟为饮酒菜,一般四肉四菜,八碗为佐饭菜,一般四柱(肉块、肉片、丸子等)四稀(豆腐、粉条、蔬菜等)。
苫碗,先上碟子饮酒,后以烩菜作饭,每碗苫大肉片数方,故名。
头脑菜,先上碟子饮酒,后吃杂烩菜。
饮料 居家自酿有酩醴酒(蜂蜜水酿成,亦称蜂醰酒)、黄酒,待客多用白酒。近年传入啤酒、果酒等。
盛行以酒待客,宴席必备,水洛、朱店、万泉一带酒风尤盛。一般主人先执壶把盏,称为“看酒”。然后请客人轮流坐庄搳拳,称为“当官”,“打通关”,“官”齐席终。传统搳拳有螃蟹拳、尕老汉拳(均先唱词后搳拳)、大压小(亦称“吆鸡”)、猜枚等。民国时传入打杠子、打沙锅。搳数字拳,兴呼“高升”(即六,喈“禄位高升”)起头,以示尊敬和祝福。有大、小拳之分。小拳各数都要,搳中一拳饮一杯。大拳亦称三、七、八大拳,有软、硬之别。软大拳一般猜中三、七、八饮两杯,猜中其余各数饮一杯。硬大拳只呼三、七、八,呼其他各数罚饮一杯,称为“岔儿酒”。近年,量大豪饮者有邀搳“十三太保”(双方饮够13杯或邀请方饮够13杯为止)、“十五观灯”(亦称“十五月儿圆”,双方饮够十五杯或邀请方饮够15杯为止)。
回族饮食 回族禁食猪肉及自死之动物,禁食血,忌食驴马肉。居家饮食基本与汉族相同。节日和喜庆,喜好炸油香(油饼)、馓子。宴席不上酒,先上凉菜,品茶吃油香、馓子,后上热菜。席终每人敬送油香一个和熟肉数片带回家,称为“装宴席”。

婉儿清荷(2014-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