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河流山川

家乡区县: 城东区

青海山脉纵横,峰峦重叠,湖泊众多,峡谷、盆地遍布。祁连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山脉横亘境内,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柴达木盆地以“聚宝盆”著称于世。全省地貌复杂多样,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东部多山,海拔较低,西部为高原和盆地。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6.3%;3000~5000米的地区占67%;5000米以上的地区占5%。境内的山脉,有东西向、南北向两组,构成了青海的地貌骨架。地形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青南高原三区。青海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气候,干燥、少雨、多风、缺氧、寒冷,地区间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5.6~8.6℃,降水量15~750毫米。青海地处中纬度地带,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年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可达690.8~753.6千焦耳,直接辐射量占辐射量的60%以上,年绝对值超过418.68千焦耳,仅次于西藏,位居全国第二。

境内江河有流量在每秒0.5立方米以上的干支流217条,总长1.9万公里。较大的河流有黄河、通天河(长江上游)、扎曲(澜沧江上游)、湟水、大通河。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北麓,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全省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水力蕴藏量为210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电站单机在500千瓦以上有172座,总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770亿千瓦小时,省内有湖泊230多个,总面积约7136平方公里,其中咸水湖50多个,淡水湖面积在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2个。我国第一大内陆湖——青海湖,海拔3200米,是本省重要的渔业基地。察尔汉、茶卡、柯柯等盐湖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盐化资源。

长江源

长江全长6380公里,也就是世界第四大河、世界第三长河。它的源头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人类于1979年发现长江的正源是沱沱河。长江源头的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从青藏公路入藏,会经过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长江源”碑刻。该石碑离开公路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车开过去相当方便。石碑附近还有一座大桥,因为它是长江从上游算起的第一座桥,因而被称为“长江第一桥”。

黄河源

黄河源位于青海的腹地。在腹地上有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布尔汉布山;山下有盆地,大片沼泽,是高山雪水形成的花海子,称为星宿海。但它还不是河源。后再经深入的查勘,又发现了三源:一是扎曲,二是约古宗列曲,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

青海湖

位于青藏高原上,在青海高原东北部,距西宁150公里,面积4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米,日月山,大通山和起伏连绵的青海南山环抱着的高原湖泊——青海湖,湖水冰冷且盐份很高。因此,陈运和的诗《青海湖》有佳句“称湖又叫海家在辽阔而干燥的祖国西北 远古以来,心里蕴藏大量咸味的爱”。

疯子(2014-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