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朝山会在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在陇西仁寿山举行,仁寿山俗叫十方山,始建于唐贞观时,极盛时期,寺院规模宏伟。虽几经兵火,清末民初,山上还有文昌阁、,大雄殿等神庙共20余处。四月初八有庙会,为全县上半年规模最大的一次朝山盛会。全城男女老少,倾城而出,四乡农民,也多远道而来,接踵朝山,热闹异常。
相传农历四月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据印度传说,佛从其母胁下诞生时,天龙喷出香雨洗涤佛身。因此,后来佛寺都在此日用名香浸水,浇灌释迦牟尼的诞生像,谓之“浴佛”,亦称“灌佛”,以纪念佛的诞辰。此日即称为“浴佛节”。
据《后汉书•陶谦传》记载,东汉已有浴佛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说,荆楚地区诸寺每逢四月八日香汤浴佛,并做龙华会。《弥勒下生经》的说法,弥勒佛出生时,坐在龙华树下得道,这株树长得像一条龙一样,所以将浴佛时的祭祀仪式称为“龙华会”。至于浴佛节究竟是浴如来佛还是弥勒佛说法不一。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详细记载了南宋杭州浴佛节的情况;“四月八日为佛诞日,诸寺院各有浴佛会。僧民辈竟以小盆贮铜像,浸以糖水,覆以花棚,饶钹交迎,遍往邸第富室,以小杓浇灌,以求施利。是日西湖放生会,舟楫甚盛,略如春时,小舟竞买龟鱼螺蚌放生。”
每年的朝山会都会有云阳板舞的表演,它由城关朝山队表演,队由8人组成,都是精选出来的青年武术好汉。队员头梳双髻,身穿五彩斑烂,类似仙童的装饰,披云肩,系战裙,着短裤,足登蓝线编织的线鞋,足尖一颗大红缨,步履轻盈,装束洒脱。手执云阳板作舞器,俗叫拍板。这种舞器长约三尺许,宽约二寸五,四片一副,上端以红丝绳贯铜钱拴系,留有活动余地。舞者双手各持两片下端,排成双行,两人一列,.作对称式挥舞行进。旗队前导,锣鼓队奏拍,小锣“当—当当”敲三下,舞者随乐器节奏,大跨三步向前对齐,拍板举成“人”字形时,一足蹬空鹤立,接着大锣“吮”的一响,足即落地,舞板随之齐拍“啪啪”,节奏整齐,极有韵致。.就这样从城里一直舞上山,每过寺庙和到山上寺院内都要进行表演,时而舞板着地,铿锵有力,时而舞板互拍,金戈齐鸣,时而舞板划空,风声呼啸,好似天兵天将下凡,八阵图再现,令人眼花缭乱。其时正值春光明媚,仁寿山上牡丹花红,茅茨花黄,绿草如茵,游人如织,观赏美景,拍照留念。
现在这项活动依旧进行着,每年的四月初八,相当的热闹。
微博 http://weibo.com/u/3142774801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42774801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qitian___x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gansu/longxi.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