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盖山,位于诗山、码头、金淘三镇交界处,距南安市区二十五公里,海拔五百三十五公尺,因山顶平坦如盖,故名。山上原有唐代诗人欧阳詹读书处白云室,其旁五百公尺处有欧阳妈祖墓,封土已不明显,但花岗岩石碑犹存。欧阳詹故居遗址原有“欧阳古地”石碑,建国后因建水库而淹没水底。据传欧阳詹离开白云室时,把笔架石朝山上一掷,说:白云书室附近应该有座笔架山,让学子笔有所依,学有所成。话音刚落,高盖山即陡起三峰,形似笔架。间气,旧指英雄豪杰上应星象,禀天地之气,间世而出。作者此次游高盖山,重点在览古,凭吊欧阳詹的遗迹。首联点题。“几经游”,说明作者对这座名山的向往。因为白云室就在山巅,所以作者说:“览古直须到上头。”意即只有登上白云室才不虚此行。颔联对仗工整,分别写白云室和欧阳妈祖墓:因为年代久远,“草蔓石门”,已经难寻白云室的遗址;只有“唐欧阳妈祖墓”石碑尚存,墓上的封土(灵邱)由连接穹宇的白云遮护着。颈联自上而下,先写形似笔架的高盖山“三峰并峙”,层层叠叠的石阶直上山巅;后写从山上俯瞰山下,两道溪流中分其间,有如玉带向东流去。诗以怀念欧阳詹作结。作者从山上的“高山仰止”石碑,想起《诗·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诗句,慨然兴叹:禀天地山川之灵气、“温陵甲第破天荒”的欧阳詹,其道德文章有如“高山安可仰”,只能“徒此挹清芬”了。
巍巍高盖,霭霭白云。高耸武荣之北,横亘诗溪之滨。东望洪林,与梅峰而并秀,西对将军,偕天柱以齐云‚。南眺则凌云挺秀,朝天路近;北瞻则文章叠雪,莲岫香薰。何谓诗山,出自四门。有道是温陵甲第破天荒,贞元虎榜列名芬。
猗兮高盖,灵秀所锺。山饶紫色,岫覆青松。三台鼎峙,古有白云旧室;一院肇兴,法衍南华禅宗。开山首推惟节,布施出自欧公。秀峰则列屏为寨,林木蔚秀;万寿因前人祝祜,名出呼嵩。奇观十二,布满山中。绝顶欧坟,四门祖母之墓;洞中宿雾,一径云归其中。云归洞下木根桥,榕根蟠结胜虬龙。四门读书频经此,层阶百级白云封。石构普光之塔,明庵依训;名留圣水之洞,蟹眼流淙。台号迎云,岁旱结坛祷雨;泉曰透龙,桐阴出水鸣琮。块石势蹲如伏虎,神龟蛰伏待游龙。古迹坛荒,伽蓝神归何处?佛祖墓古,法圆卜地其中,迎母来居报慈院,结庐邻此广坡公。
美哉高盖,千古名扬。骚人墨客,题咏诗章。资福禅院,普潘撰记而显。欧阳古地,朱陈游题以彰。茂良一绝首唱,梦申四句留香。四景十二奇,张定题咏,七朝千余载,翰墨增光。缵绪先芬,八山继起,登山览胜,杨何诗扬。廷诏即兴高歌,高山仰止;尔欧感怀赋咏,排律情长。希朱纂修院志,博士声名益彰。
高盖山峻,诗溪水长。发脉天柱,逶迤七十里;遥徂诗口,连结卅余乡。爰诗名地,以崇欧阳。地灵人杰,此处称物华天宝;水秀山明,个中有芹藻生香。古则人文蔚起,科甲联芳。今则才俊辈出,龙风呈祥。仲咸乃侨界楷模,万方景仰。再复为文坛巨宿,四海名扬。几多后俊登虎榜,无数时贤化鹰扬。山川间气,锦绣圭璋。高盖山重扬吟帜,欧阳里再现文昌。缓步诗人里,如入邹鲁乡。家诗户礼,一派和谐新气象。安居乐业,三镇繁荣好风光。歌曰:
高盖之山耸兮,诗溪水长。
翘楚之才生兮,芹藻生香。
开温陵甲第兮,博士破荒。
膺凤池首选兮,虎榜名扬。
经文公过化兮,名山益彰。
泉州市南安市专题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quanzhou_nanan.html
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killa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