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建校,招收二个初中班,校名为“鸡西煤校附小”(戴帽),校址在文化路中段西山顶上,现在的“西山小学”。
1961年至1965年每年递增二个班。
1965年中小学分办,更名为“西山中学”,校址搬迁至红旗路中段人字房,现在的“树梁中学”。三个月后鸡西煤校与阜新煤校合并[1],学校直属鸡西矿务局,更名为“矿中”。
1967年工宣队先后三批进入学校,队长有王庆学、曲玉春、高化生等。
1969年学校更名为“鸡西矿务局中学”。
1972年,学校因人字房拆建,借迁至鸡西卫校二号楼,校址在文化路中段南侧,学校归属矿务局机电厂,更名为“鸡西矿务局机电厂中学。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暑假期间师生不休息,自力更生托大坯盖工厂。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原有教室不够使用,开始改建原工厂厂房充当教室。在1975年暑假期间,全校师生放弃休息,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造了220平方米的新工厂。
1976年全校教师干劲十足,教师队伍强大(知识分子接受再教育,大学毕业生分到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仍旧简陋,遇到停电的情况,全校师生点马灯坚持教学工作。学校领导严抓教育教学,实行军事化管理,师生阵容严肃统一,行动整齐划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