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别墅之卢木斋园林别墅

家乡区县: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北戴河成为“亚洲罕有其匹”的世界名区。大批的洋人和中国的达官显贵在北戴河建筑了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别墅七百余幢,成为我国四大避暑别墅区之一。当年北戴河别墅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十分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协调,大多是利用原有的丛林,依坡就势所建,特别是一些高级别墅还往往在别墅的廊角或者别墅前面,建有别致的凉亭作为陪衬,除了观景乘凉之外,还可以起到点缀风景之作用。
在北戴河石油疗养院内,有两幢建造在丛林之中的老别墅,老别墅前是一座丛林花园,花园内有一座8柱圆顶彩绘凉亭和一座两亭相联的亭子(名曰:双亭),两座造型华美的凉亭与绿树丛林中的别墅相映成趣,这就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慈善家卢靖(卢木斋)先生的北戴河花园别墅。
卢靖,字勉之,后改字叫木斋。1856年出生,湖北沔阳(也就是今仙桃市)人。早年科场失意(用现在的话说,叫没有考上大学),但是,卢靖特别精通算学(也就是说有数学特长),经刻苦自学,27岁时写成《火器真诀释例》一书,内容是介绍大炮的,极其详尽,还附带公式和数学用表。但是,这部书是凭着仙桃镇上一家书店的图书资料写成的。当时,整个仙桃镇就此一家图书馆,卢靖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凭着图书和图片资料研究火器。在这以前,卢靖根本就没有见过大炮。当时很多人都嘲笑他,都追着他问:“狂人,你到底见没见过大炮啊?”
要说千里马也得遇上伯乐,卢靖被当时的湖北巡抚彭祖贤所看中,巡抚彭大人请他到军队传经送宝。卢靖也不谦让,虽然是第一次看见大炮,但也是一副行家里手的样子,对着大炮一二三四煞有架势地发了一通高论,官兵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从那以后,卢靖被破格礼聘到书院主讲算学。1885年考举人时,监考学使高钊中(字也巧为勉之)以“朴学异才”为由,向清朝政府保奏,使卢靖得到知县的官职。“朴学”是清朝时候,相对于经学中理学的空疏而言的,又称为“考据学”,特点是求实切理,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卢靖受到高钊中举荐,凭着自学成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脱颖而出,又被破格任用,卢靖深感高钊中(高勉之)的知遇之恩,此后即避讳高钊中的字“勉之”,而改字为“木斋”。
第二年,卢木斋来到天津,当时李鸿章正在开展洋务运动,到处招贤纳士,网罗各地人才。李鸿章非常器重卢木斋在数学方面的才华,请他到天津任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陆军的新式军事院校——北洋武备学堂,担任算学总教习。卢木斋十分重视采用西方的混合教学法,注意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与实用紧密相连,颇受欢迎。后来的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等都曾是他的学生。
1887年后,卢木斋历任直隶:赞皇、南宫、定兴、丰润等县的知县。1903年任直隶学务处督办兼保定大学堂监督。1905年率直隶官绅赴日本考察学务,翌年任直隶提学使,3年后调任奉天提学使。
卢木斋为官口碑也很好,政绩不错。当丰润县令的时候,就被老百姓称为“卢青天”。当时,丰润县有个水利工程,他亲自督阵,呕心沥血,打造得扎扎实实,可保几十年无事。结算下来,造价却低得惊人,仅仅是前任的十分之一。老百姓吓了一跳,知道卢大人是难得的好官,等他离任时,老百姓死活不放他走。
卢木斋要是肯钻研为官之道,前途不可限量。可是卢木斋对当官实在没什么兴趣。每到一处,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办学校,建图书馆。
卢木斋尤其对天津社会文化教育事业贡献颇多,他在为官期间从直隶学款中拨银1万两协助筹建南开大学,后按月拨给资助,直到调离官职。1907年,卢木斋创办天津图书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仅天津名流严范孙就捐赠了5万卷藏书。
辛亥革命后,卢木斋脱离官场,专力于经营实业,兴办教育。1927年,卢木斋慷慨解囊,捐资10万元,兴建南开大学图书馆。为丰富馆藏,他首先捐出6万卷藏书。南开大学为纪念他嘉惠学子,命名为“木斋图书馆”。
卢木斋矢志不渝地兴办教育,兴办天津最早的幼稚园“卢氏蒙养园”,办卢氏小学,建木斋中学。为办学,他不遗余力,曾反复声明,并预立遗嘱:他购置房地产、经营股票红息得来的全部家财,皆作为木斋教育基金之用,遗产不传子孙。
卢木斋是一个经商奇才。他每做一件事,都有个预算。而且预算精准,到了决算是时候,保证一文不差。卢木斋先在天津、河北一带购置了大片荒地,建造房屋,投资于“先农公司”为大股东。在北京、秦皇岛、北戴河等地购置房地产。投资天津济安自来水、张家口电灯公司、滦州煤矿、启新洋灰等公司。当年秦皇岛耀华玻璃公司的大股东,就有卢木斋一份。
1917年-1919年,卢木斋用田本堂、耕得堂、同人堂名义,在北戴河海滨购置土地,建设东坡路1号、康乐路26~30号别墅6所,坟基二座,碑亭一座,圆形彩绘凉亭三座。卢木斋在北戴河期间十分热衷于公益事业,积极捐款支持公益会,民国14年,在北戴河捐资兴办了单庄小学,学生全部免费。民国时期,在北戴河,东部是卢木斋捐建的“单庄小学”;西部是朱启钤捐建的“完全小学”,这两位实业家、慈善家为北戴河的教育、慈善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民国时期,许多实业家把北戴河视为第二故乡,还有在北戴河购置墓地,决定身后埋骨北戴河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于北戴河联峰山的朱启钤,朱家坟;联峰山东北处,剑秋路北端的雍剑秋,雍家坟;卢氏墓地位于北戴河东山,卢木斋在北戴河东山建造的卢家坟。现有色金属疗养院内,整个墓地有苍松围绕,墓地内有座碑亭,碑亭附近有一口深井,不过,这口井并不是为了吃水而建,据说,是为了在井内保存尸体不腐烂所建的墓葬井。
1948年卢木斋病逝,享年92岁,遗体入殓后悬棺于北戴河墓地的深井内。“文革”时期,墓地及悬棺被破坏。
这就是北戴河这个老别墅所留下的沧桑历史,这就是卢木斋与秦皇岛北戴河的渊源关系。

醉琉璃(2014-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