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1942年,乌以风任四川复性学院典学和重庆大学副教授。在此期间,他和一位大家闺秀结了婚。这位小姐不仅天生丽质,十分漂亮,而且颇有才华。
他对她一往情深,爱得深沉。可是好景不长,由于一位国民党不小的军官插足,这个美好的小家庭解体了。突如其来的无情婚变犹如当头一棒将乌以风打懵了,他坐在书房内闷闷不乐,不思茶饭,留在心灵上的爱情创伤实在无法弥补……窗外,一只蜘蛛正在辛勤地结网。蜘蛛忽然失足掉在网下,正在顽强地向上拼搏。此时,乌以风的眼睛微微一亮,这情景多像在他在安徽天柱山中见到的只身悬空一上一下采石耳的药农,他的嘴角浮现一丝丝苦笑——那是1938年秋天,他游览天柱山,亲眼看到汲绳采药、飞崖走壁的药农贺来朝、贺来斌兄弟俩,由衰地赞叹:“绝技,绝技!”接着,他听两位药农讲述清军都统李云麟由贺氏祖公相助,登上天柱峰顶勒石刻字的动人故事,便萌生攀登古岳绝顶的念头,后来由贺氏兄弟等6人策划,使他始得平生一次壮游。他立足绝顶,大开眼界,投身于大自然的博大怀抱。他长吟低叹:“立极方知天地大,凌空不见古今愁;飘然遗世烟尘外,一啸鸾飞下九州。”从此,他与古岳天柱结下不解之缘。他对友人说:“登峰壮观,其乐无穷,下来时却十分惧怕,不得不紧闭双眼,任药农摆布,但转念一想,葬在名山之下,死而无憾。后来在临终前,他请求有关部门把他葬在天柱山的莳茶源,看着天柱山兴盛起来,如今他真的躺在天柱山的怀抱里,实现了他生于自然,复归自然的遗愿。他在书房内踱步,徘徊,思索。他要抛却痛苦,决计东归天柱,到大自然中去寻觅属于自己的快乐,幸福和归宿。他拾点简单的行装,悄悄告别重庆,独驾小舟飘荡在嘉陵江上。他对天、对地、对江吟道:“月出寒云江不迷,江声月色共高低,嘉陵江水峨眉月,水向东流月归西。”
能力秀首页:http://abc.wm23.com/YangPeili
家乡连接:http://wutongzi.com/kan/anhui/anqing_qianshan.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