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风俗1

家乡区县: 江苏省港闸区

南通人过年 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1.图吉利、讨头彩、盼来年(除夕那天,都要祭祖、守岁、吃年夜饭等等。守岁时,要吃一种甜羹,又叫福寿汤。这汤由红枣、莲子、荸荠等熬制而成,取“增福添寿”的意思。初一吃饺子不是苏中人的传统,而是吃“元宝蛋”(就是茶叶蛋),客人来了,一定要吃一个。另外,要给客人端一碗糖水,里面放上一个“欢喜团”(把糯米粉蒸熟以后晒干,搓成一团),寓意甜甜蜜蜜、欢欢喜喜。) 2.腊月二十四就开始忙年(从腊月二十四就开始忙年了。炸萝卜圆子、豆腐圆子,做年糕、蒸馒头、准备各种菜肴,一直忙到年三十。还有鱼是每家必备的。三十晚上要烧两条鲫鱼两条鲢子鱼。烧好的鱼放到家里的箱几上,等到过了小年(元宵节)才能吃。此外,每家至少还要买8条活鲫鱼养起来,以此寓意年年有鱼(余)。年三十中午开始,家家清扫门窗,贴春联、窗花。然后是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包饺子、守岁。) 3.每乡每镇都有跑龙灯(过年时,每乡每镇都有跑龙灯的习俗。溧水是南京的龙灯之乡按照习俗,初七不出(龙)灯,初八才上灯,十八下灯。) 南通岁时节令--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旧称上元节。旧俗正月十三上灯,家家挂红灯,十八落灯,从十三到十七,谓之五夜元宵,又称灯节。这几天夜里,市镇上的孩子信成群结队举灯或拖灯串游。寺庙中更是灯彩纷陈,璀璨夺目,并间有猜灯谜活动。民国23年(1934年)前,往于元宵节期间举行灯会,无数灯彩争奇斗艳,在锣鼓声中挨次穿街而过,两边观者如堵。上灯、元宵节、落灯这3夜都祭祖,以元宵节的菜肴为丰富。

弓飘阁澜(2014-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