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简介

家乡区县: 浙江义乌市

      陈望道(1891~1977),原名参一,单名融,字任重,笔名有佛突、雪帆、晓风、张华等,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语言文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1920年,他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成员。1922年,中国共产党上海地方委员会建立时,他是第一任书记,是上海地方党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是应上海《星期评论》社的约请,专心在家里一间柴屋里进行的。柴屋经年失修,破陋不堪。山区的早春气候还相当寒冷,常常使他冻得手足发麻。但他只是凭借柴屋里的一块铺板,两条长凳,一盏油灯的简单用具,以及老母亲给他送来的每日三餐菜饭,夜以继日,孜孜不倦,终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本,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时间约在1920年的三四月间。
1920年4月下旬,陈望道译完《共产党宣言》后,上海《星期评论》发来电报,邀请他去上海担任该刊编辑。他抵上海《星期评论》社时,恰好“在三楼阳台上见到……李汉俊、沈玄庐,还有沈雁冰、李达”等人。第二天,他们“开会决定《星期评论》停办”。《星期评论》停办后,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列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第一种,于这年的8月正式出版。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出版后,立即受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热忱欢迎,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初版只印了千余本,很快就奉送完。于是读者纷纷投书到原《星期评论》的编辑沈玄庐处,询问《宣言》的发行情况。

纤云弄巧(2014-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