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抚仙湖

家乡区县: 玉溪市红塔区

1 概述
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158.9抚仙湖米,湖容量达206.2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太湖的4.5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抚仙湖水的补给除靠雨季四周沟溪汇集外,湖岸周围还有大量的地下泉水涌出。抚仙湖水清澈纯净,属于一类水,透明度平均为5-6米,最大可达12.5米,是我国内陆淡水湖中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居云南省湖泊之最。
抚仙湖水呈蓝绿色,含磷量高,透明度一般4至5米,有的可达7至8米。因此,抚仙湖的湖水清澈而透明。风浪大,湖中的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不易生长,浮游生物以及底栖生物如螺蛳、蚌、虾也很少,只在沿湖浅水一带才有生长。水温,冬夏变化不大,水质又好,是极好的游泳之地。
2 地理位置
抚仙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1]。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1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18亿立方米,仅次于滇池和洱海,为云南省第三大湖。湖水平均深度为87米,最深处有157米,湖容量达189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深度和蓄水量是云南省第一大湖。除东北长白山火山口湖——天池外,抚仙湖又是中国已知的第二深水湖泊。
3 自然气候
抚仙湖的水温,冬夏变化不大,水质又好,是极好的游泳之地。特别是北部沿澄江坝子一带,近岸200米左右,水深仅在1至3米,湖水亮晶晶,清盈盈,湖底全铺细沙伸延至湖岸数米,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来游泳。自昆明滇池出现污染后,有的群众,甚至专业游泳队伍也常到抚仙湖来训练、游泳,在海滩上享受日光浴,愉快地在抚仙湖畔度过假日。
4 旅游景区
4.1 樱花谷风景区
抚仙湖因湖水深,风浪大,湖中的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不易生长,浮游生物以及底栖生物如螺蛳、蚌、虾也很少,只在沿湖浅水一带才有生长。这种多风的水域环境,使湖内主产抗浪鱼,也是抚仙湖的特产。
抚仙湖的水利资源相当丰富,蓄水量达185亿立方米,等于云南省第一大湖滇池和第二大湖洱海总蓄水量的四倍。引抚仙湖湖水能灌溉沿岸良田,又有航运之便。更主要的是,出水口的海口河落差很大,河长仅15.25公里,落差达385米,经勘察可分六级建成梯级电站。现在澄江和华宁两县人民已建成两级,其中有一级还与昆明电力并网,源源不断的电流,输往城镇和农村,为滇中工农业提供了动力。抚仙湖流域面积达1084平方公里,流域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产稻、麦、蚕豆、烤烟和油菜,是有名的滇中谷仓,又是闻名全国的云烟之乡。
4.2 阳光海岸风景区·孤岛
沿湖山川秀丽,胜景很多。西面的尖山平地拔起,状如玉笋,雄伟峻峭,被称为“玉笋擎天”;东部有温泉,当地叫热水塘,泉口甚多,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湖底,涌水量大,水温一般在40℃左右,水质含硫,是沐浴、疗养的理想之地;东北面的回龙山如大象长鼻,故称象鼻岭;南面山间的海门河,仅长一公里多,隔山连江川的星云湖,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赧色石壁,称“界鱼石”,其旁还有一块石碑。碑上有诗:星云湖栖息之大头鱼,抚仙湖生长的抗浪鱼,以石为界,不相往来。古往今来,“界鱼石”曾吸引无数游人,现已辟为公园,供人们游览。离“界鱼石”西侧l00多抚仙湖米处,还有一座始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的海门桥,无桅杆的木船可从桥下过往于星云湖、抚仙湖间,桥身精雕细刻,美观大方。湖中西南面,原有两个小岛,名大孤山和小孤山。明代曾建一座“饮虹桥”把两岛连接起来,明末一夕风雨把桥和小孤山荡尽。现存大孤山,岛成椭圆形,似如鸡蛋,面积约半平方公里。上有岩洞,还有山峰,比湖面高40多米,面水一侧多断岩,沿岛湖水深奥莫测。
4.3 自然景观
沿湖山川秀丽,胜景很多。西面的尖山平地拔起,状如玉笋,雄伟峻峭,被称为“玉笋擎天”;东部有温泉,当地叫热水抚仙湖晚霞塘,泉口甚多,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湖底,涌水量大,水温一般在40℃左右,水质含硫,是沐浴、疗养的理想之地;东北面的回龙山如大象长鼻,故称象鼻岭;南面山间的海门河,仅长一公里多,隔山连江川的星云湖,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赧色石壁,称“界鱼石”,其旁还有一块石碑。碑上有诗:星云湖栖息之大头鱼,抚仙湖生长的抗浪鱼,以石为界,不相往来。古往今来,“界鱼石”曾吸引无数游人,现已辟为公园,供人们游览。离“界鱼石”西侧l00多米处,还有一座始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的海门桥,无桅杆的木船可从桥下过往于星云湖、抚仙湖间,桥身精雕细刻,美观大方。
湖中西南面,原有两个小岛,名大孤山和小孤山。明代曾建一座“饮虹桥”把两岛连接起来,明末一夕风雨把桥和小孤山荡孤山尽。现存大孤山,岛成椭圆形,似如鸡蛋,面积约半平方公里。上有岩洞,还有山峰,比湖面高40多米,面抚仙湖水一侧多断岩,沿岛湖水深奥莫测。岛中央旧有千岁松柏,为宋时大理国段氏所遗,但早已焚毁。
明时很多名人、学士以此岛为乐园,捐助钱银,兴建殿阁,逐渐出现了飞檐细雕的建筑群。至崇祯年间,岛上已具规模,计有殿八、阁五、亭三、堂一、庵一,还有一座铜塔,塔基广五尺,共13层,塔上有佛像、铃锋、扁额、对联,备极奇巧。孤山岛为当时澄江胜景。清朝江川令彭贤于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在《重修孤山寺记》中这样写道:“孤山向为迤东胜景,辟草攀萝,遂脐其巅,始由烂柯石,探南天洞,登弄珠岩,俯鱼乐国,众山献翠,两海环碧,颇如吾楚潇湘洞庭。”蜀人杨慎也曾到孤山饱览风光,留下了一些诗篇。当时游人、隐士所留大量诗词、碑记说明:孤山不仅是“巍然形胜冠南州”,而且是“迁人骚客停留者不可胜纪”的地方。但清朝初年,战火四起,社会动乱,孤山的古建筑遭到了毁坏。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虽有澄江知府王贞宇重建孤山,也只修了座孤山寺,已不及当年之宏伟。到民国时期,只留下一座破庙了。如今,孤山已经获得新生,并呈现着一派生机。
5 旅游指南
5.1 特色美食
铜锅鱼
“取抚仙湖鱼,做原汁原味”。世上的铜锅多得是,抚仙湖铜锅鱼却比别处的好吃,就是因为有四样东西是独特的,别处无法做到:抚仙湖里的鱼;抚仙湖里的水;抚仙湖人配的佐料;抚仙湖当地的铜锅。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淡水湖泊,周边无污染所以水质极佳,湖内特产金线鱼、抗浪鱼,铜锅煮鱼就源于抚仙湖。铜锅煮鱼主要是以煮抚仙湖中的抗浪鱼出名。
云南抚仙湖铜锅鱼以煮抚仙湖中的抗浪鱼出名。“铜锅抗浪鱼”此菜以煮活鱼最为特色。煮抗浪鱼不用剖腹,因它们生活在抚仙湖40米以下水质优良的深水区,以浮游生物为食,鱼胆还是一付降火的凉药。煮抗浪鱼时,先把湖里的水放在铜锅里,再把活鱼放进去,盖上锅盖,锅底生火加热。水温一高,鱼拼命往上跳,把锅盖顶得咚咚响,煮熟后揭开锅盖,条条鱼头朝上,是一道生动得景观。由于此鱼生活习性的特殊,要品尝此佳肴的食客们需提前两天预定。除了抗浪鱼煮的是活鱼外,其它鱼也一样,但这些大鱼玩的就是杀鱼的功夫了,厨师要在一分钟之内把鱼全部杀完并清理完毕放入铜锅,以保证鱼的筋脉还是活的,加上山泉水,用猛火加热煮熟,鱼汤鱼肉特别鲜美。
藕饼 澄江莲藕清脆爽朗可口,左图为澄江莲藕做的藕饼,非常美味。
抗浪鱼
传说《八仙过海》中的何仙姑在巡游至抚仙湖时,见湖水清澈碧透,水中沙石历历可数,回到天宫奏明王母娘娘,请求赐一些瑶池中的鱼给抚仙湖,王母答应了。仙姑便从瑶池中摘下一片荷叶,捧了一些小鱼带到抚仙湖,鱼儿放进湖里,荷叶随手放在岸边。从此,湖中便有了日后称为抗浪鱼的精灵,岸边便有了一望无际的荷藕。
奇闻的卖法
过去在市场上购买抗浪鱼,会发现渔民的卖法闻所未闻:买卖抗浪鱼,不是称斤论两,而是卖双数!一旦讲好价,双方只管点双数。至于点双数,渔民们自有一番美丽动人的解释。
抚仙湖清冽净洁的湖水,造就和养成了抗浪鱼真挚纯洁的感情,不论在深水中遨游,还是在浅水中嬉戏,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像一对对水下鸳鸯。人们尊重和珍惜它们这种难舍难分的感情,不忍心将它们分开,故而只卖双数不卖单数。
最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抗浪鱼产量急剧减少,鱼价扶摇直上,经常出现高价拍卖 鱼的奇闻奇事,车水捕鱼的奇观也一度消失了。自今年6月玉溪启动抗浪鱼自然生态区建设后,以鱼保护和鱼文化开发为突破口,对千年鱼洞进行了恢复重建。如今,来到禄充笔架山和明星鱼洞,你会惊奇地发现,渔民又摇起了久违的水车,成群的抗浪鱼又回到了岸边,昔日的“车水捕鱼”奇观又重现了。
奇异的吃法
抗浪鱼
抗浪鱼个头虽小,但刺软肉嫩,味道鲜美。由于它生活在洁净的水中,靠吃水中的浮游生物而生,肚里便很干净,所以吃抗浪鱼根本用不着剖腹挖肠。根据抗浪鱼的特点,便产生了奇特的吃法。
第一种是晒成干鱼。由于抗浪鱼体型小,肚肠少,容易晒手气便于保存,所以,渔民们多半会把捕到的抗浪鱼晒成干鱼。吃时用油煎熟,或用文火烧黄,这样吃起来香脆可口,但是要求腌鱼时盐放得不能过咸。
第二种吃法是煮成咸鱼。把新鲜抗浪鱼用盐水在锅里煮熟,煮时火要小,水不宜过多,加上辣椒花椒等佐料,用小火慢慢煮,煮的时间越长鱼越硬挣,味道越香醇,直到把水煮干。吃的时候蒸一下,吃起来十分爽口。
第三种吃法是酥鱼。用新鲜抗浪鱼套上鸡蛋小粉,放在油锅里炸黄,吃起来外黄内白,美味可口。
第四种吃法是蒸,把新鲜抗浪鱼煎成两面黄,然后放上佐料蒸熟,吃起来香酥味美。
第五种吃法是锣锅鱼,这是抗浪鱼最具特色的吃法。把活蹦乱跳的鲜抗浪鱼放入锣锅里的冷水中,加火煮熟,配上一碗用煳辣子、老酱、薄荷、葱、姜等佐料调成的蘸水,吃蘸水鱼,吃起来又鲜又嫩,独具风味。吃时不用吐骨头,因为抗浪鱼刺极软,根本不会卡喉,吃鱼时你也不要怕鱼胆有些甘苦,须知鱼胆最助温化,清肝明目,吃鱼后肚子饿得极快。

闪电陈(2014-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