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是“国际风筝之都”,也被成为“鸢都”,可见风筝就代表了潍坊市。
潍坊的风筝又如其他的民间艺术一样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希望与理想。我们潍坊人的童年就是在扎制和放飞风筝中度过的。随便在路上捡拾几根木棍,找来几块妈妈不用的布和爸爸的钓鱼线,几个小伙伴就围在一起把风筝扎制起来,然后拿来彩笔在上面画上奇奇怪怪的图案,一个风筝就做好了。一群群的小伙伴还会在一起相互比较自己扎制的风筝,成群结队的开始追逐着放风筝。风筝就是在潍坊人民的生活中,必不可少,融入了生活生产。
潍坊风筝和其他的民间艺术形式一样,来源于人们的娱乐生活中。风筝虽然是模仿鸟类飞行的娱乐标志,但是还不如说是人们用五颜六色来表达自己爱美的心理。伴随着风筝的兴起与流行,潍坊的风筝便以商品的形式进入了商品流通中。扎制风筝慢慢变成了一种职业,甚至是有些人的生计。
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代的时候,潍县(现在的潍坊市)扎制风筝的商铺就有30余家,在清明时节早市上的摊位也有数十家,外地的商客络绎不绝,风筝生意十分兴隆繁盛。现在在我的家乡潍坊,潍坊风筝一直就受政府和广大老百姓的欢迎,尤其是伴随着每年国际风筝节的举办,风筝已经成为潍坊的标志和象征,漂洋过海,像一座桥梁一样把世界各国的友人都连接了起来,甚至都吸引到了潍坊来,极大地带动了潍坊市经济的大力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