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二中 即 郧西县第二中学 。
郧西县第二中学是郧西县教育局直属的完全中学。她位于素有“天子渡口”之称的鄂西北口子镇——上津镇,坐落在金钱河畔柳洲古城内,东与香口、六斗相依,西与槐树隔河相望,南与六郎、店子等乡镇接壤,北与陕西山阳县漫川镇毗邻,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
目录
1郧西二中
▪ 学校简介▪ 地理位置2发展前景
▪ 办学规模大▪ 办学条件好▪ 办学成效显著
1郧西二中编辑
学校简介
学校自1956年秋季开学,命名为“郧西县第二中学”,开办一年制简师班,并招收初中学生,学校当时仅有一栋两层坐东朝西的木楼,南北向8间教室,6间生活用房。1970年开始招收高中学生,学校更名为“郧西上津十年制学校”,1972年大办教育网,中小学合并为一套班子,分部管理,学校更名为“上津中学”,1977年教育制度改革,中小学重新分开,学校成为完全中学,1989年校名恢复为“郧西县第二中学”。2000年秋,学校调整办学思路,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大力发展高中教育。[1]
地理位置
郧西县第二中学位于郧西县上津镇古城内。
发展前景编辑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档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独树一帜,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郧西县第二中学于今春开始申请创办“市级示范高中”。为此,2009年3月11日,市县教育督导室领导到校开展了专题考查调研工作。郧西二中良好的创办条件赢得了考查调研小组领导的肯定:“郧西二中建校53年来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较好的办学条件,先进的办学理念,严格的教育管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显著的办学成果,使学校影响越来越大,声誉越来越好。”
办学规模大
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50人,教职工128人,其中,高级教师16人,一级教师48人,获得学士学位的13人,本科学历94人,大专学历10人,国家、省、市、县优秀教师35人。郧西二中建校50多年来,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副县级以上干部160多人,副科级以上干部300多人,部队团级以干部20余人,国营私营企业的总经理120余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2]
办学条件好
学校占地面积56667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593平方米,经过重新规划的校园,布局合理,绿树环绕,环境幽雅,如今已经成为郧西县西北部第一,郧西县境内第二大校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自动特大型太阳能热水澡堂设施,可以满足全体师生洗浴;新建的教职工住宅楼改善了教职工住房条件;学生食堂宽敞明亮、管理规范,可供2500名学生同时就餐,食堂安装了卡机,改变了传统的报伙就餐方式;装修一新的学生公寓窗明几净,最新添置的壁柜可以保证每个学生的财物有专柜存放;教师办公室装修一新,安装了空调和饮水机;综合楼功能齐全,融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电教室等为一体;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学校大门典雅气派;全县唯一,全市少有的高标准篮球场和300米环形塑胶跑道为师生的体育锻炼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办学成效显著
(1)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多年来郧西二中严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常规教学管理,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有效课堂,实现“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突出显示主体地位,素质教育成绩斐然——2002年3月该校学生参加奥林匹克生物竞赛获得省二等奖,是全市同类高中唯一一个参加奥赛获奖的同学。2002年和2004年连续两届全县中学生运动会,该校高中代表队以绝对优势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名。在2005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该校有2名同学参赛并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在2006年十堰市教育局组织的“十堰市第八届师生书画比赛”中,全市一等奖17人,该校有8人,二等奖27人,该校有14人,三等奖44人,该校有24人。2008年在全国化学奥赛中,该校学生获省三等奖1名,市一等奖1名,市二等奖3人。由《中学生语文教学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该校学生获国家二等奖8人,三等奖24人。在冬季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有13个班级获得集体奖,287名学生受到奖励,26人打破县运动会记录。
(2)教育信息技术运用效果显著。 学校为了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装备运用于教学,提高教育信息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装备对教职工进行校本培训,扎实进行课堂教学,使98%的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100%的学生通过了信息技术课的考核。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发展。
(3)高考成绩连年攀升。有六大高考学科在全市十六所同类高中综合评估中占前三位。该校53年的办学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领导的肯定和同行的赞誉。学校先后被评为十堰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十堰市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十堰市高考优胜奖”,“十堰市寄宿制学校建设与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郧西县学校管理先进单位”,“郧西县最佳文明单位”。在2012年度的高考中,该校高三9班的陈梦洁同学以总分618分摘得理科状元桂冠,成为郧西二中建校以来仅有的几位县级状元之一。
前不久,“全省中小学后勤管理与保障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郧西二中做为工作现场之一,接受了省教育厅、县委县政府等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检阅,获得了广泛好评。当然,与同类学校相比,郧西二中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郧西二中人有信心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缩小差距,提升办学品位。该校严格按照《湖北省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广泛宣传、营造创建氛围、明白创建要求和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针对各评估指标认真对照检查,查找不足,加快软、硬件建设,争取达到市级示范学校的要求,并借此良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上再一个新的台阶。
没有钱也要办学。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上津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直接指导下,一次高起点、大规模的校园扩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教学所需的内设配备率直线上升。
截止2012年,全校用于学校扩建改造的投资达100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办学规模迅速膨胀,高中学生由2000年的不到200人猛增到2006年的2100 多人。“龙头工程”。 校长带头上公开课。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领头羊”。“龙头工程”是针对促进班子成员和取得各级各类称号的骨干教师的再次“成长”而制订的。学校规定:校班子成员必须参与课题组,人人有自己的子课题,以教科研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提高。在这方面,“龙头工程”中的“龙头”——校长室,始终走在全校教师的前面。二中校长牛新成带头深入教学第一线,每学期率先作讲座,每周听评课,经常向全体教师开设公开课。每堂课下来,他都要教师给他提意见,找缺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最好的课,只有更好的课。”在他的带领下,校长室每位成员也自加压力,率先垂范。人人有论文发表,个个在调研活动中上出了优秀课,所带的徒弟也在调研中上出了优良课。领导班子开拓创新,充满活力,成果不断,真正起到了“龙头”示范作用。
“我的孩子赵道林考入二中时第一学期考试在全班70名,到了高二升到班里前10名,二中真是孩子求学的好学校。”赵道林的父亲美滋滋地说。与他类似,学生王有成入二中时成绩很差,但很快就有了进步,高考以561分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他充满感情地说,我毕业了,但我不会忘记二中这篇书香沃土,正如毛毛虫变为蝴蝶的那一天,它会把躯壳留在它成长生活的那片土地之上。
在二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据统计,高考本科进线在2005年突破68人大关的基础上,2006年有 76人被各类大专院校录取,比2005年增长12 %,增长幅度位居全县同类学校第 1 位。
超常的成绩源于超前的、科学的办学理念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郧西二中坚持教育创新,更新教育观念,要求全体教职工树立低起点、“大熔炉”的成才观念,坚持“没有一个不想学好的学生,没有一个不能学好的学生”及“只有失败的教育,没有失败的学生”的教育思想,树立“成才没有单一模式”的观点,以“推行成功教育,构建主体教育体系”为载体,加速“名师工程”和“人人成才工程”建设,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新路子。为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学校以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和考核指标为依据,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坚持“一研三找”,即:研究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找典型经验、找有效做法、找闪光事例。
几年来,学校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连续六年高考升学率达98%,有六大高考学科在全市十六所同类高中综合评估中占前三位,2004年全县文科数学高考状元落户二中。同时,素质教育也取得了显著成绩,2002年3月该校学生参加奥林匹克生物竞赛获得全省二等奖,在全市同类高中唯一获此殊荣;2002年和2004年连续两届全县中学生运动会,该校高中代表队以绝对优势蝉连团体总分第一名。在2005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该校2名学生参赛并获得二等奖,连续三年有6名学生参加体育、美术高考,专业课成绩达到国家一类大学水平。由于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学校先后被市、县、镇授予十堰市学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教学管理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5年被县人民政府督导室授予人民满意学校。
在学校管理中,该校按照以人为本,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的方针,在教师管理上,重新修订了考勤规定,更多地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原则,提高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加大了对违反者的处罚力度,体现了制度的严肃性。学校制定了教师管理十项规定,严禁教职工在工作日饮酒、严禁在上课辅导期间随意外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同时要求值班班主任做到“八个到场”。在学生管理上,出台了《从严治校十项规定》,严禁学生擅自离开学校、进入营业性网吧、打架斗殴、谈情说爱、考试作弊等行为,对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程度的处分。学校建立了学校领导带班值日制度,每天安排一位校长或主任带班,负责当日全校各项工作的督查。值班领导和成员住在学校,二十四小时执勤,从早晨学生进校、晨读辅导、课间操、午间学生休息、音体美学生的课外训练、晚自习辅导到晚上熄灯都有干部值勤、班主任带班。对于教师、学生反映的问题、急办的事情、违规违纪的查处等都一一详细记录。一天一反馈,一周一总结,每月一通报。有表扬、有批评、有整改措施。学生的思想稍有偏差,政教处领导、班主任老师及时帮助他们转变思想。学生中有时候出现了摩擦,老师及时帮助调解,化干戈为玉帛。学习上有了波动,任课老师及时给予帮助,让他们赶上来。学生有时生了病,就及时送到医院治疗,甚至学生生活困难,学费交不上,都及时给与帮助解决。特别是学校对后进生不歧视,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转化措施,实行同步教学、异步辅导、优生特教、差生优教、因材施教、教知识、教思想,使每一个进校的学生思想有很大转变,学习有很大进步,差生变成优生,优生变成特优生。学校对每一个学生跟踪教育,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状况、生活习惯、学习成绩、兴趣爱好都了如指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紧跟不放。学生中出现的任何不良现象都能得到及时纠正,正确引导。学校的全程管理与悉心关爱使学生对学校和老师有了深厚的情感,老师的话他们愿意听,学校的规章制度他们愿意遵守,学校对学生所提出的有关学习、生活、纪律等各方面的要求他们都乐意做到,不打折扣。家长把孩子放到学校放心,学生在学校学习安心,使全校的整个教学工作进入了良性运行的轨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