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guantao.html一个平原小县,吸引大家的两样东西:一个是黑陶,一个是对历史的特殊记载方式,确切地说,就是地名文化。 原以为平原上的村庄都是千篇一律的呆板单调没有层次,长大以后我才知道:村庄是可以生长的,像村里一代又一代的人;村庄是立体的,像村边茁壮的高低粗细不一的树,丰茂多姿;村庄是有记忆的,像田地一茬又一茬的庄稼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土地是村庄最牢固忠诚的记忆储存形式。 我不敢相信我脚下一马平川郁郁葱葱的麦田原来曾是洪水急流,因为那时还在青春期的黄河根本没有安稳驻扎下来的心思,一切毫无顾忌,既浊浪滔天又温情脉脉。后来任性的黄河果然就不管不顾地走了,身后留下的是它繁衍的土地---黄河冲积平原。 母性的黄河遗留下的土地也是母性的:繁衍着人和动物,生长着树木花草,孕育了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杰出代表---黑陶。这也是馆陶得黄河故道之便利。至今,黑陶是馆陶一张名片。我的朋友殷俊亭先生就是赫赫有名的陶艺大师,他的作品国内外都很有名。 馆陶是大自然的金屋藏娇。而金屋藏娇的故事也真与馆陶有关。汉武帝刘彻的姑姑刘嫖的封地就在馆陶,是历史上第一个馆陶公主。刘彻年少时姑姑刘嫖指着自己的女儿阿娇问他长大后是否愿意娶阿娇为妻,刘彻说以后娶了阿娇,当修盖金屋藏之。 馆陶不仅吸引大老爷们儿的眼球,也招惹像刘嫖一样美女们的喜欢,西、东两汉共有四位公主受封于此。虽然相隔千山万水,可皇帝的眼光应该不差,王土浩瀚,膏腴处处,却偏偏挑中了馆陶。我想,皇帝老儿断断不会将自己宝贝女儿的衣食俸禄扔给一个荒凉贫瘠的穷地方。 这是一片风情之地,又是实实在在的人间烟火。上苍也对这片土地格外恩惠,赶走了桀傲不驯的黄河,又把温顺的卫河谴来滋润。无论观图还是空中俯瞰,它的行政区域都状如一片桑叶,娇媚依枕着卫河西岸,把守着河北省的东门,与山东隔河相望。 对馆和陶两个名词的组合,我兀自望文生义:馆,屋舍,安居;陶,器皿,生活。是先人们憧憬的寓意?还是对后人安居乐业的一种祁冀?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177284854/profile?rightmod=1&wvr=5&mod=personinfo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728485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