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材之乡----洋马镇,位于江苏省射阳县,地处黄海之滨射阳河畔,西接盐城机场和204国道,紧依新长铁路,东靠国家二级开放港口——射阳港,与国家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麋鹿自然保护区相毗邻。 洋马镇政通人和,环境优良,是各方投资者放心、称心、开心的投资热土。
特色产业概况
中药材是洋马的特色、支柱产业,全镇药材种植及辐射面积达10万亩,品种近300个,规模种植、养殖的品种30多个。形成菊花、丹参、白术、白芷、黄芪、玄参、甘草、板兰根、薏仁、杜仲、银杏、佛手、全蝎、水蛭等十多个主导产品,其中尤以菊花、丹参为全国之最,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1997年,洋马镇被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药材之乡”称号,同年,洋马菊花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洋马镇生产基地被江苏省评为省级绿色食品基地,洋马的白菊花繁育基地被科技部指定为“白菊花种苗优选繁育基地”。1999年,洋马中药材基地通过省中药材GAP验收。2001年,洋马又被确认为江苏省五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之一,洋马菊花还在2001年中国农业国际博览会上获“名牌产品”的殊荣;2002年,洋马菊花及其制品通过ISO国际质量体系论证;日前,该镇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的中药材GAP论证,进而成为国家中药材GAP生产基地。该镇年产各类中药材2万余吨,年销售2.5亿元。2002年镇人均收入4300元,为盐城市20强乡镇。该镇还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及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等国家领导人的题词鼓励。射阳县洋马镇具有悠久的菊花种植历史。由于受重茬连作及不规范施肥、用药等因素影响,菊花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有效成份含量降低,菊花生产面临诸多挑战。洋马镇在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专家的指导下,建立了3000亩有机菊花生产示范基地。示范区加强新品种选育与优良品种推广,通过品比试验和提纯复壮,确定以产量高、品质好的“红心白菊”为当家品种,严格栽培工艺,积极推广农药残留解降菌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机菊花核心区已于2007年4月通过有机转换产品的论证。3000亩示范区菊花亩平增产11.2%,按现行价格计算,每百公斤增收7160元,累计增收6500万元,人均增收1600元。有机菊花的示范种植不但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研技改
洋马镇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成果转化为重点,积极推广优质绿色菊花栽培技术,洋马镇4.5万亩菊花、1.5万亩丹参药材全部按照中药材GAP标准生产,“甘露”牌菊花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论证。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洋马镇实施了“优良栽培类型有机菊花生产配套技术中试与示范”项目,加强绿色菊花生产基地建设,推广菊花生产专用配方肥,建立科学合理的前后茬配套和现茬两种以上作物共存的群体结构,以良好的生产结构抑制病虫、草害的发展,减少农业投入品污染。后期加工环节以蒸汽杀青、自然日温晒干以及工厂化微波干燥为主,禁止使用硫磺等有害物处理。2008年药农种植菊花等药材亩平纯收入6000元以上,洋马镇人平纯收入达到7000元,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在科研和技改上,该镇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钟山植物园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往来,并组建了华东中药材研究所、华东中药材开发中心,还成立了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苏洋药材集团公司。洋马镇还为国内外中药材客商提供了流通环境和投资环境,拓展了更加广阔的合作领域。规划兴建的洋马工业园和药材工业园,投资政策优惠,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已吸引30多家涵盖药材、纺织、电子、机械、化工、建筑、玩具等行业的企业进园投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