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张大宗

家乡区县: 连云港市连云区

张大宗(1872-1925)字栋臣,灌云县小伊乡张庄村人。祖籍苏州阊门,明末清初迁至蔷薇河畔,传至第三世,才移居小伊张庄。大宗受朝野尚武风气影响,自幼习武,终日与弓、刀、石为伴,并悉心背诵《武经》等应举科目。光绪十九年(1983年)秋,大宗与二哥大标在南京乡试同榜中举。翌年春,北京殿试,大宗被“钦定一甲第二名”榜眼,授振威将军,诰封三代为武显将军,正室均诰封为夫人。大宗奉旨祭祖回京后,即任二等侍卫,把守皇宫。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入京城,皇室西逃,大宗随行,保驾至西安。光绪三十一年,他与大标从北洋陆军学堂毕业后,听从了乡人翰林沈云霈(海州人)的建议,在护卫值岗时,对出入禁宫的人员、物品进行严格的检查,此举虽然得罪了一些进出人员,但受到了宫中当权者的赞许,念其忠直,不久,就以从二品衔放任山东济南府守营参将。
张大宗为官清正,不仅忠于职守,还能为他人排扰解难。在京任侍卫时,山东有一富户张九经,到京求挂“千顷牌”,虽耗费巨资,却终未如愿。张九经感到无颜回乡,大宗知道后,劝他说:“悬挂千顷牌虽可一时免交国课,但目前国库空虚,正处多事之秋,万一支付不了国家一时应急的银两,岂不是灾祸不浅?此事弊多利少,还不如捐纳个官职,回乡也不失体面。”在他的开导下,张九经终于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并在大宗的帮助下,捐了个候补员外郎的职衔,愉快地回山东去了。所以当大宗放任山东时,张九经亲自赶到济南,车载白银以“酬谢”。但酬金全被大宗谢绝,张九经也愈加敬佩他。
张大宗为官18年,两袖清风,唯有祖遗的一些田产。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段祺瑞先后拉拢他,吴佩孚还许以督军之职,但他都坚辞不就,回乡务农。
张大宗居官不傲,居富也不弃贫寒。逢饥谨岁月,常放饭以济饥民。过年时,对村中贫困户,均有周济。民国年间,贫民常以卖私盐糊口,当时张庄附近的大盐路是盐贩的必经之路。盐贩每被盐防队追迫,张大宗便谎称盐贩是他的亲戚,喝令勿追,为贫民解危。有一年春天,张大宗闲居在家,听到邻村歹徒要谋害逃荒来张庄的王姓夫妇,张大宗气愤不已,一边派人通知王姓夫妇,一边派人整理好室舍,安排他们住在张家院内,王姓夫妻感恩不尽,就此帮张家做些杂事,在张庄落户定居了。
张大宗曾生有两子,但均少亡,按照旧规,应以长房为其承继子,但他却偏偏选最小的侄儿敦祜。在大宗的影响下,郭祜自幼胸怀大志,勤奋好学,投身革命后,在民国37年(1948)的宿迁战役中光荣献身。他以光辉的一生,回答了父亲张大宗对他寄托的厚望。

polly(2014-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