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由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建置紊乱,隶属多变,今市区码头镇、淮城镇其时均为军事要塞,多设州郡治所,为边帅驻节之地。
南齐永明七年(489),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
可能是因为地处江淮平原的原因吧江苏省淮安市,古名:淮阴、楚州、清江浦、清江、清河、古楚,位于江淮平原东部,地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三角城市群22城市之一,是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市。
因为区域内的行政区划发生了改变,2001年,江苏省政府实施“三淮一体”战略,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
南朝梁武帝时期,淮阴被北周占领,改名为兖州。隋文帝杨坚后将淮阴从郡降为淮阴县,再传至到隋炀帝时期,由于山阳县治,故将淮阴县更名为淮安区。
淮安位于淮河与京杭运河交点,江淮淮扬文化的中心,自古为水运枢纽、南北要冲,明清时期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
淮安就是淮阴。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
今市境始全属淮阴地区。1983年,清江市更名为淮阴市,改由省直辖,撤销淮阴地区。
老淮安指的是原来江苏县级淮安市,也就是现在的淮安市楚州区。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
7年,淮安县、宿迁县改为县级市。1996年8月,宿迁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2001年,江苏省政府实施“三淮一体”战略,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县级淮安市更名为淮安市楚州区,淮阴县更名为淮安市淮阴区。
3年,清江市更名为淮阴市,改由省直辖。撤销淮阴地区,将灌南、沭阳、宿迁、泗阳、涟水、淮阴、泗洪、淮安、洪泽、盱眙、金湖11个县划归淮阴市领导,将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领导。市区设清河、清浦2个区。
1、因为区域内的行政区划发生了改变,2001年,江苏省政府实施“三淮一体”战略,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
2、南朝梁武帝时期,淮阴被北周占领,改名为兖州。隋文帝杨坚后将淮阴从郡降为淮阴县,再传至到隋炀帝时期,由于山阳县治,故将淮阴县更名为淮安区。
3、年淮阴市改名为淮安市,改市的主要原因是地级淮阴市市区与县级淮安市市区接上了联成了一个城。
4、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南齐永明七年(489),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
1、淮安,旧称淮阴、清江浦,江苏省下辖市,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
2、淮阴是江苏省的一座城市,现在叫淮安。具体情况如下:国务院决定原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
3、淮阴县属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县一般是指淮阴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平原中心,下辖4个街道、9个镇、另设有1个开发区,其总面积可达12948平方千米。淮阴县因古代县域在淮河南岸而得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