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1897所在的东大街是目前江苏宿迁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街区,可以说是宿迁的城市的“根”,在建设中发现不少文物、古墓。
2011年10月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市区1897项目考古工地再次发现一座汉代墓葬。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编号为4号墓。墓坑呈西北-东南走向,长2.9米,宽1.8米,深2.3米。墓主人尸骨保存较完整,葬式为仰身直肢葬。根据尸骨牙齿磨损程度判断,该墓主人年龄偏大。墓内发现器物有1个钫、1个鼎、2个钵和1个盆,都是陶器,保存较完好。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该墓应为西汉时期。[3]
2011年11月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市区1897项目考古工地发现一个明清时期的石祖。石祖就是石制的男性生殖器。该石祖长1.2米,上端直径18厘米,下端直径30厘米,重达一百多公斤,大青石人工雕刻而成,形象逼真。根据材质和雕刻技艺,该石祖应是明清时期求子用的。六七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后来的岳石文化都对宿迁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而这两种文化都非常强调生殖崇拜。从现存的文物和古迹来看,生殖崇拜物多被称为“祖”。这次发现的石祖为研究宿迁明清时期求子风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近日,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市区1897项目考古工地发现一个明清时期的石祖。石祖就是石制的男性生殖器。该石祖长1.2米,上端直径18厘米,下端直径30厘米,重达一百多公斤,大青石人工雕刻而成,形象逼真。根据材质和雕刻技艺,该石祖应是明清时期求子用的。六七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后来的岳石文化都对宿迁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而这两种文化都非常强调生殖崇拜。从现存的文物和古迹来看,生殖崇拜物多被称为“祖”。这次发现的石祖为研究宿迁明清时期求子风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