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夜宿凤凰台

家乡区县: 邯郸市成安县

    吕洞宾夜宿凤凰台 成安县城北、曲村村南有凤凰台,传说曾有凤凰集其上,故名。凤凰台始修于何时?已不可考。有一则民间传说故事,说是在战国的时候,曲村有姓和的父子俩,以种地为生,兼习篆刻。一天,他们去村南刨地,忽见地头的大桑树上落着一只羽毛华丽的大鸟。那大鸟见有人来,呜叫了两声,展翅腾空飞走。和老汉十分惊奇,说:“常听老人讲,有一种神鸟叫凤凰,这只大鸟如此奇异,肯定就是凤凰!常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地下难道有宝物不成?”父子俩一合计,便在树下刨了起来。挖了足有1丈多深的时候,果然挖出一块晶莹的白玉。他们十分喜爱,在上面刻上“和氏壁”三个字,涂上印色,竟能拓印千张纸帛,真是一块奇玉。后来,和氏父子将此玉璧进献给赵王,赵王奉为至宝,厚赏和家,又在和氏璧出土之处大兴土木,建造了凤凰台。台上植奇花异草,前栽两株柏树,后栽两株梧桐树。后梧桐树死去,两株柏树却一直活到如今。赵王有了和氏璧,秦国的国王也想得到它,这才引出了“完璧归赵”的故事。

  凤凰台始建年代虽无确切记载,但台上两株古柏,今大者直径已达1.7米,次者也有1.2米,没有千年以上时间,何能至此? 凤凰台上后来建了一座道观。据传,有一云游道人路过此处,见这里松柏蔽日,仙气缭绕,连声赞日:好风水!好风水!遂建道观住了下来,取名日“仙鸣观”。道人在这里修炼养性,信徒们也不断来此烧香朝拜。 岁月悠悠,不知过了多少时日。到唐开元七年(719年),又--有一位云游道人来到了这里。只见他一袭长袍飘逸,五缕美髯拂胸,身背一把青蛇灵剑,一派仙风道骨。观主邀这位道人留宿,并煮茶款待。道人对凤凰台上云蒸霞蔚之景象甚是满意,于是慨然应允,与观主一起品茶论道,直至夜深。憩息一宿,第:X清晨,过路道人题《西江月》词一首于壁后,然后飘然离去。词日: 月落乌啼人静,风吹满面松花,道人邀我煮新茶,荡涤胸中潇洒。 世事不堪回首,梦魂犹绕天涯,凤凰台畔即吾家,管甚明朝今夜? 词末尾落款:“口 口”。众人猜测,这“口 口”不就是个“吕”字吗?姓吕,又背青蛇灵剑,一副仙风道骨,那么潇洒,那么飘逸,那不就是吕仙吕洞宾嘛!故自此父老相传:吕洞宾西适邯郸道,曾夜宿凤凰台。,, 以上传说故事,在明、清《成安县志》中均有记载。

陈玲(2014-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