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透明岩

家乡区县: 四川省营山县

透明岩

这里山势奇峭,风光独特,历代许多墨客骚人都曾在此留题作赋。在透明岩北端石壁也就是入口处有唐代知事任惠琳隶书的“透明岩”三个石刻大字。

透明岩有两大特点

一是它有一个巨大的穿岩石穴,径直穿过山腹,长约数十米,两端透明,一眼望穿,洞自西透东,西边为一深壑,东面出口约1.5米下即系绝壁,在此视野开阔,可远及百里外的城郭田畴和俯视山前晶莹明澈的消水河,但早晚却又不同,一派清幽之感,“透明岩”也因此而得名。在洞口的石壁上刻有一副对联“有门无门是为佛门,是洞非洞自成仙洞”,寓意释道都可在此兼修。洞高三公尺左右,洞内广阔,洞前有两个双龙池,山泉经岩隙注入池内,变幻为黄黑二水,泾渭分明,终年不涸。由于洞穴相连,前后贯通,又名穿岩洞。相传周成王时葛由等十二人在此飞升,留下了“飞仙桥”的胜迹。
二是环岩四壁全为各种石刻,主要有摩岩造像、佛教经典、碑记、诗词、游记等。其中,唐宋时期的摩岩造像有56龛,又有长约600米,面积200米的历代摩崖石刻63幅,其中唐代8幅,五代1幅,宋代35幅,元代2幅,明代7幅,清代8幅,民国2幅。题刻的仅几厘米。在众多的石刻题记中,以楷书最多,字径最大的1.2米,最小的仅几厘米。在众多的石刻题记中,最能引起史学家和游人兴趣的当属唐代石刻《安禄山题龛》。

Colin(2014-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