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乡县把发展彩叶花卉苗木产业作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探索特色农业的新路子,突出特色,凝聚合力,以市场运作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倾力打造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花卉苗木产业聚集区,使之成为彰显肥乡特色的县域名片。目前,全县以七彩园林、曙光苗木、绿都园林等为首的花卉苗木企业达到30余家、参与种植农户2500余户,总面积达到2.2万亩,年产值1亿元,带动就业人员2.5万余人,产品远销北京、哈尔滨、沈阳、太原等全国大中城市,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2012年,全县花卉苗木总面积达到1.2万亩,我县被省林业厅确定为全省五大花卉核心产区之一;邯郸市七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被省厅认定为河北省林果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肥乡县曙光苗木园艺有限公司被市林业局认定为市级龙头企业。2013年,我们要以花卉核心产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推动肥乡花卉苗木产业发展,重点在县城周边、农户种植积极性高的村倾力打造“万亩彩叶观赏苗木”核心产区,力争把肥乡打造成全国花木之乡。我县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形成发展合力。一是县成立花卉苗木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以政策引导产业的发展。二是定期组织苗木生产企业和生产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同时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拓宽苗木花卉业融资渠道,积极向上级争项目引资金。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5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争取金融机构对苗木花卉产业提供、低息信贷扶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凝聚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合力。 二、活化机制,扩大产业规模。一是推进土地流转,建设规模示范基地。在对低产田、窖坑地等由乡镇返租农民土地,集中转包给绿化公司进行花卉苗木生产,积极推动土地有效流转,引导土地向苗木生产经营大户集中。已在天台山、元固乡、肥乡镇和毛演堡乡形成4个千亩生产基地。二是推进股份合作,建设苗木生产专业村。龙头企业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吸引农户利用土地入股合作,按比例分成,建成了北关,西屯庄,天台山等20多个苗木生产专业村。三是合同联结农户,扩大生产规模。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订单生产”合同,提供种苗、化肥和技术指导,2至3年后按约定价格回收产品。通过“订单生产”种植苗木农户达到2000余户,面积达到5000亩,亩均增收3000多元。四是县制定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在土地使用上,将县城新外道路两侧公路界内19米土地交由花木企业无偿使用。公路界外50米土地,由政府与占地农户签定10年租地合同,然后交付花木企业使用,前3年租金每亩1200元由政府出资,后7年由花木企业出资。这种模式不仅有效维护了各方利益,实现了互惠双赢,而且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五是外出承包经营,拓展发展空间。积极寻找土地成本较低区域,突破县域空间限制,在武安市、广平县和山西长治建立3个规模苗木生产基地,有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益。 三、培树特色,提升产业层次。一是精心培育龙头企业。通过联合、联营等形式,组建集生产、营销、开发为一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苗木产业发展集约化水平。目前,已建成邯郸市七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肥乡县曙光苗木园艺有限公司、肥乡县绿都园林绿化苗圃厂等一批龙头企业。二是依靠科技提升优势。发挥龙头企业技术力量雄厚优势,组织开展新品种研发、育苗、试种等工作,加速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七彩园林绿化公司率先应用国内领先的无纺布袋栽培新技术,年繁育白蜡、北栾、金叶龙爪槐等十余种各类规格工程用苗15万余株;采用营养钵容器育苗1500万株,培育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等花草200万盆,容器化生产,使苗木移栽不受季节限制,产品一年四季远销全国各地。三是全力打造特色拳头产品。七彩园林以创建北方最大彩叶精品苗木基地和建立南方树种驯化繁育基地为目标,以发展容器苗、造型苗、彩叶苗、嫁接苗为主要品种,瞄准一线城市,占领高端市场,大力开发培育大型高档特色造型树种,成为华北地区较大的彩叶苗造型苗木生产基地;曙光苗木以培育乡土绿化树种为主,一年四季供应国槐、法桐、速生白腊和各种花灌木,苗木出圃后将成为全国较大的国槐调出地。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du0201 我所在梧桐子认领的家乡是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feixiang.html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5053722149/profile?rightmod=1&wvr=5&mod=personinfo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