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海宁州复改名海州,属淮安府,废朐山县,沭阳县直属淮安府。海州至此保有州治和赣榆县,从唐贞观元年(西元627)以来的局面从此被打破,相当于今天连云港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同年,废江南行中书省,海州属中书省淮安府。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1),废行中书省,淮安府归六部直辖。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海州为满清侵占。 清顺治二年(1645),设江南省,属江南省淮安府。清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改名江苏省,海州属江苏省淮安府。清雍正二年(1724),海州升为直隶州,统州治和赣榆、沭阳二县,脱离淮安府管辖,恢复唐初以来的局面。相当于今连云港区、赣榆县、东海县、沭阳县、灌云县、灌南县、响水县。 民国元年(1912)海州直隶州被废,东海县分成东海和灌云两县; 1933年设东海行政区,同年,陇海铁路终端港建成。1935年由东海、灌云各划出一部分成立连云市,区域:临洪口以南,烧香河以北,东至东西连岛,西沿临洪河新浦、板浦以东为范围。为江苏省第三个省辖市和全国较早的省辖市。民国时期实行市县平级政策。 1946年4月1日,连云市第一任市长张振汉到任。(因爆发抗战,连云市筹备被迫中止,故1946年才出现市长) 1948年11月全境解放后设立新海连特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山东鲁中南行署。先称新海连特区后称新海连市,辖新海市、连云市、云台办事处(后又分前云台区、后云台区)两市一区。 新海连市时,辖新华区、民主区、锦屏区、浦西区、云台区、连云区等7个区。1949年11月建立新海连市。1950年5月,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合并为新海县,年底恢复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建制,隶属山东省临沂专区。 1953年1月1日起划入江苏省,归徐州专署管辖,1961年10月1日,新海连市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因港得名改称连云港,1962年升为江苏省辖市。1983年国家地市体改时,江苏省将原徐州地区的赣榆、东海两县与原淮阴地区的灌云县划归连云港;1996年江苏省又将淮阴市的灌南县划归连云港,辖四县四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